美国超大规模军演,中国为什么一点都不担心呢?7月10日到8月10日,美国将在中国附近连续举行6场大规模军演,其中护身军刀2025军演,总兵力达到3.5万人,参演国家接近20个,预算更是几十亿美元。按道理来讲,美军下了这么大的血本,不管怎么着,国内舆论也应该紧张一下吧?上面也应该高度戒备一下吧?可事实却恰恰相反,国内好像啥也没发生一样,这是怎么回事? 说白了,这种从容源自于两个基本事实。首先,美军此次演习的主力装备大多已是"高龄老将"。尼米兹号航母自1975年服役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华盛顿号航母也已入列30多年。按理说尼米兹号早该退役,但因新航母不足,只能继续坚守岗位。 空中力量同样如此,B-2隐形轰炸机研制于80年代,F-22战斗机首飞于1997年,都是上世纪的产物。过去20多年,全球电子和材料技术飞速发展,但美军压箱底的仍是这些"老古董"。 美军技术停滞不前的另一个例证是新装备研发的困境。耗资巨大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成了军内笑柄,而把六代机研发任务交给问题缠身的波音公司,更是让外界质疑不断。 与此同时,中国军事力量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25年,中国在轨卫星将达到820颗,构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太空监控网。在这张网下,美军航母从离港那刻起就被牢牢锁定,其位置、航向和意图都无所遁形。 当战场变得单向透明,攻防态势就发生了根本转变。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因其极高速度和不规则机动特性,让现有防空系统难以拦截。而美国在这一领域的追赶却步履维艰,公开试验失败就超过10次,技术上甚至落后于一些小国。 055型万吨级驱逐舰的出现更是颠覆了传统海战模式。它不需要像过去那样派出大批飞机或潜艇近距离攻击航母,仅凭舰上112个导弹发射单元,就能在对方防御圈外发起致命一击。最坏情况下,即使双方同时发现并攻击对方,结局也很可能是两败俱伤。 另一种新型作战概念是无人机"蜂群"攻击。当锁定敌方航母位置后,数百架携带战斗部的无人机可从空中平台释放,同时从不同角度发起自杀式攻击,形成任何防空系统都无法应对的饱和攻击波。 回顾2016年南海仲裁案期间,美军曾集结两个航母战斗群,但最终选择了退缩。那或许是美国遏制中国军力崛起的最后窗口,但这一机会已经永远失去。今天的力量对比已今非昔比。 中国官方和社会舆论的淡定,并非盲目自大,而是基于现实力量对比后的战略自信。当你的对手仍在使用你已熟悉的战术和装备,准备进行一场你早已准备多年的对决时,你自然会感到从容不迫。 美国海军的航母依然强大,但它面临的战场环境已发生质变。过去那种"大洋无对手"的时代或已一去不返。新旧力量的更迭,正在这看似平静的时刻悄然发生。 你认为中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会如何改变未来的全球战略格局?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美国现在敢动中国吗?根据俄罗斯专家表示:中国核弹头数量正在猛增。这话可不是空穴
【130评论】【2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