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女会计带着全厂16000元工资神秘消失,杳无音讯!直到21年后,才知

历史脑洞 2025-07-20 02:33:02

1963年,女会计带着全厂16000元工资神秘消失,杳无音讯!直到21年后,才知她被封在了水泥地中...... 李杨是河北张家口人,从小在桥东区长大,家里条件一般,她上过几年学,学会了基本的算账本事。成年后进了当地矿山机械厂,这厂主要做采矿设备,员工上千人。她当上会计,主要管员工出勤、做报表和发工资。每天她骑自行车上班,办公室里全是账本,她用笔仔细对数字,从不出错。厂里人说她靠谱,几年下来没耽误过事。结婚后丈夫冯某在别处上班,两人没孩子,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她平时早起做饭,擦车出门,偶尔去商店买东西,认识些熟人。1963年她已中年,头发简单扎起,步子稳当。那年她生日刚好是失踪那天,本打算取钱后回家过节。她的工作包括每月从银行取现金回来分发,那笔钱对工人很重要。她从没出过纰漏,直到那天一切变了。消失后厂里传言多,但她的记录显示她一直老实,从不沾小便宜。冯某这些年独自过,承受了不少闲话。 失踪那天是1963年11月22日,李杨一早去银行取了16187.9元,这是全厂工资。在那个年代,这钱等于工人几十年积蓄,普通人月薪二三十块,攒一万得猴年马月。她取完钱装包,准备回厂。路上遇到同乡乔世凯,他中等身材,两人认识不深。乔世凯把她引回家,夫妻俩张葆珍在场,用斧头砸头把她杀了。尸体埋在院子东北角,用水泥封住。乔世凯夫妇用这钱改善生活,买了东西过日子。厂里工人等工资,大门关着没人开。有人报告领导,厂长带人去她家,冯某说她早出门了。大家分头找,附近街道河边山坡都搜了,没影。冯某也找亲戚地方,还是空手。报警后警方立案,地毯式查周边,河道山坡全翻,没线索。李杨像蒸发一样。警方推测两种:携款逃跑或被杀,但没证据定性。案子就这么悬着。 冯某这些年难熬,外面人指指点点,以前熟人渐渐远了。他独自生活,承受精神压力。警方没放弃,偶尔查旧档。时间过去21年,到了1984年6月14日,张家口东河沿一老宅工地,工人挖地基碰到硬物,挖出鞋子脚骨,然后头骨和衣物。围观人多,一老人刘杏珍想起旧案,报了警。警方封现场,法医挖出完整女尸骨,头部有伤痕,非自杀。鉴定死于20多年前。比对档案和DNA,确认是李杨。宅子是乔世凯的,他那时因经济犯罪判5年,保外就医。民警上门,他已服农药死掉,瓶子还在。张葆珍被审,先不认,后全招了:为钱,乔世凯骗李杨回家杀害,埋尸水泥下,用钱买房产电器,日子宽裕。邻居说乔家当年常烧香,地板重刷过。 真相出来,李杨和冯某清白了。警方走访确认细节,结案。张葆珍作为从犯判终身监禁。工地继续,但这案警示大家,罪行总有曝光那天。乔世凯夫妇穷凶极恶,为钱不择手段,毁了别人也毁了自己。社会上议论多,有人说早年穷日子逼人犯罪,但法就是法。冯某这些年冤枉大了,现在总算洗清。厂里老人回忆,那时工资发不出来,大家凑合过月,影响不小。 这个案子跨越20多年,靠科技进步才破。DNA比对是关键,早年没这技术,案子就搁着。现在看,警方坚持走访重要。乔世凯自杀避罪,张葆珍交代后判重刑,体现了公正。受害者李杨本是普通人,勤恳工作,却遭此祸。她的故事提醒大家,安全意识得有,尤其管钱的人。社会变迁大,1963年1.6万是天文数字,现在不算啥,但人性贪婪没变。冯某晚年平静点,邻里不再议论。 回顾全过程,从失踪到发现,暴露了当时侦查局限。警方早年搜查广,但没挖到水泥下。现在手段多,破案率高。这案也反映时代穷困,有人铤而走险。乔世凯夫妇罪大恶极,没任何借口。结局是正义伸张,李杨虽亡,但真相安慰家人。社会得吸取教训,加强防范。 这事过去多年,还在网上流传。大家觉得呢?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是不是觉得法网真疏而不漏?分享下类似故事,也行。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历史脑洞

历史脑洞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