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穷人喜欢帮助、提拔人,富人遇到不行的人,不做周旋,宁可看着你犯错,也不多说一句话···” 穷帮穷,常是抱团取暖,图个心里踏实;富看淡,多是明哲保身,怕沾一身泥。穷人,讲义气是根深蒂固的“基因”。“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老祖宗传下的理儿。自己吃过没帮手的苦,见人落难,那心肠就软了三分。 张三失业,李四帮着递话;王五家娃上学缺钱,赵六凑个份子。帮了,心里舒坦,仿佛自己也添了份底气。可这“帮”,有时像泼出去的水,难收。帮成了,未必念你好;帮砸了,反落一身埋怨。 更怕的是,“救急不救穷”,那扶不上墙的烂泥,你越使劲搀,他越往你身上赖。力气花了,时间耗了,情分也磨薄了。这“帮”,就成了个无底洞,自己那点本就单薄的家底和气运,也跟着往下掉。路走窄了。 富人看人,眼里有把尺,心里有本账。那尺子量的是“值不值”,那账本算的是“亏不亏”。你行,有潜力,他乐意拉一把,这是投资,眼光毒着呢。你不行,透着一股扶不起的阿斗气,他眼皮都懒得抬。不是心狠,是明白“烂泥糊不上墙,朽木雕不成梁”。 看着你往坑里跳,他不拦,甚至不言语。拦了,你未必听,听了也未必改,改也未必成。反倒结怨——嫌他多嘴,挡了你“发财”的道。看着你犯错、栽跟头,对他而言,是种确认,更是一种省心省力的“止损”。 精力、人脉、机会,样样金贵,何必浪费在明知是“沉船”的物件上?这“不帮”,是冷酷的清醒,是高效的生存法则。路走宽了。 两种活法,根子扎在各自的土壤里。穷人重情,富人重利,穷人的“帮”,带着点同病相怜的悲悯,也藏着点“我也有用”的自证;富人的“看”,是洞穿世事的精明,也是保护自身疆域的篱笆。 世上事,哪有绝对对错。穷人的热心肠,值得敬。那份朴素的互助,是人间烟火里最暖的底色。但敬归敬,也得明白:帮人,得有度。别把自己也填进坑里。 该拉一把时伸手,该放手时也得果断。情分不是绑票的绳子。富人的“冷眼”,未必是恶。那份精准的判断和决绝的切割,是历经摔打淬炼出的铠甲。 但冷归冷,也得存点厚道。有时一句点到为止的提醒,不费什么力气,却能救人于未倒之时。这“不说”与“点破”之间的分寸,才是真功夫。 说到底,帮与不帮,看与不看,都是生存的策略,是掂量过自身斤两后的选择。穷人学着点富人的“算计”,不是变坏,是学着保护自己那点微弱的火苗。富人保留点穷人的“情义”,不是变傻,是给那精密的算盘添点人味儿,路才走得更稳、更远。 别让“帮”成了拖垮自己的包袱,也别让“不看”彻底凉了人心。在情与理、帮与弃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这才是行走世间的真章。活得明白,比啥都强。 想咂摸透,这世道人心的沟沟坎坎?看看《天涯》,它装着当年天涯论坛那个热气腾腾的江湖。三教九流,嬉笑怒骂,字字句句砸在地上都带坑儿。 看高人过招,句句藏机锋;听草根诉苦,声声是生计。翻它,像扒开一层层活色生香的人间皮相,那点人情世故的弯弯绕、生存挣扎的硬骨头,都在里头。读懂了它,才真算得上“懂行市”。 【天涯】开窍开悟开智打开认知读懂规则看懂人性读透规则读懂人性
刘震云:“穷人喜欢帮助、提拔人,富人遇到不行的人,不做周旋,宁可看着你犯错,也不
见文侃史
2025-07-20 09:55:37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