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开始打台湾的七寸了!大陆的对台制裁,废掉台湾军工能力。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决定将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同时,禁止向这8家台湾地区实体出口两用物项,正在开展的相关出口活动应当立即停止。那么,这8家台湾企业到底什么来头?大陆又为什么对其制裁呢? 商务部这次点名的 8 家台湾实体,各个都和台湾军工体系脱不了干系。打头阵的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台空军技术局,董事长一般由台军上将军衔的人担任。它可是岛内最重要的战机研发生产单位,像 “经国号” 战斗机、“勇鹰” 高级教练机都是它的产品。而且,汉翔现在还盯上了无人机领域,想在 “以武谋独” 的路上再添把火。 紧接着是经纬航太科技公司,创办人罗正方是留美航太工程博士,政治颜色偏绿。这家公司专注于无人机生产,民用产品有 “天箭”“翼龙” 系列,军用方面也没闲着,给台湾海军、陆军都搞了不少无人机项目,妄图取代大陆同类产品。 中山科学研究院更是来头不小,它是台军最重要的研发机构,隶属于台防务部门。从 “雄风” 系列反舰导弹到 “天弓” 系列防空导弹,再到无人机、潜艇,都是它的 “杰作”。2023 年,它发布的无人机战术短片还模拟攻击大陆福建舰,简直嚣张至极。 仲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本是搞视频监控的,后来也掺和进无人机产业,开发出所谓的 “台版弹簧刀” 无人机,和台军方、“海巡署” 合作紧密。国际造船、中信造船、龙德造船这三家,堪称台湾造船业的 “三巨头”。国际造船是岛内规模最大的造船厂,负责台军 “潜艇自造” 计划;中信造船为台海军制造轻型巡防舰;龙德造船则生产巡逻艇等。 最后一家攻卫股份有限公司,看似平平无奇,实则也不简单。它生产各类军警用品,像防弹背心、头盔等。可就是这么一家公司,曾被爆出从大陆进口防弹纤维布,然后伪造 “台产证明” 卖给台防务部门,赚得盆满钵满。 大陆为啥要对这 8 家企业下此 “重手”?其一,这些企业明里暗里配合 “台独” 分裂势力 “以武谋独”,把大陆的资源拿去武装自己,反过来对抗大陆,这种 “吃饭砸锅” 的行为不能容忍。 其二,台湾军工产业对大陆供应链的依赖程度超乎想象。就说稀土,台湾每年从大陆进口数千吨,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制造武器。中山科学研究院的导弹零部件、汉翔航空的无人机配件,很多都来自大陆。大陆一制裁,它们的生产立马就得卡壳。 其三,这也是对赖清德当局恶意配合美国打压大陆高科技企业的有力反制。6 月 14 日,台湾将华为、中芯国际列入管制名单,如今大陆果断出手,让他们知道 “以牙还牙” 的滋味。 这次制裁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废掉台湾军工能力。没了大陆的两用物项,这些企业的生产要么停滞,要么成本飙升。比如攻卫股份,没了大陆的防弹纤维布,防弹衣生产就得玩不转;中山科学研究院的导弹,没了大陆的关键材料,性能和产量都会大打折扣。 大陆这招可谓 “一剑封喉”,直接切断了台湾军工的 “生命线”。那些还在幻想 “以武谋独” 的 “台独” 分子,该醒醒了,大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任何分裂行径都将付出惨重代价。
在向台湾出售稀土这件事上,我们确实有点像无知孩童的做法。祖国大陆每年输出6000
【12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