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6年,忽必烈攻破临安却下了道反常命令:谁屠城,诛九族! 那个江南初春,空

候松呀 2025-07-20 19:57:24

1276年,忽必烈攻破临安却下了道反常命令:谁屠城,诛九族!

那个江南初春,空气里弥漫着剑拔弩张的气息。临安的百姓们紧握着简陋的武器藏身门后,心中充满对“城破即屠”这一蒙古惯例的恐惧,连宋恭帝赵㬎身边的宫女也暗自垂泪。

但城破的喧嚣过后,预想中的烧杀并未降临。取而代之的,是一队队佩带令牌的蒙古士兵穿街走巷,高声宣示:“大汗严旨:擅闯民宅者,斩!强取一物者,死!”军令如山,不容置疑。

并非无人试探这禁令的虚实。一位蒙古百夫长自恃身份,强闯一家绸缎庄夺走两匹名贵云锦。结果,他当日便被押至城头处以腰斩极刑,以儆效尤。

统帅伯颜的举动更显深意:他下令将南宋皇室太庙的祖宗牌位郑重移入军营供奉,并遣人给被俘的宋恭帝母子送去二十石白米以示抚慰。

更令临安人意外的是,负责接管这座前朝都城的,竟是一位精通儒家典籍的汉人官员——忽必烈特意从邢州调遣的张德辉。

这位官员甫一上任,便张贴安民告示:“赋税减半,旧有官吏留任原职。”城中秩序迅速恢复,连打更报时的梆子声都一如往常。

后来人们才知晓,远在开平(元上都)的忽必烈曾在帐中对其谋士坦言:“杀百人易,服百人心难。江南沃土,需的是桑麻繁茂,而非白骨成山。”

待到那年盛夏,临安城的茶肆中,茶烟袅袅,清香复起。街头的说书人开始讲述起“北主亦知尊孔崇儒”的新奇见闻。而此时,在忽必烈的案几之上,正摆放着江南新贡的香茗——这一杯清茶,其安定人心的力量,远胜于十万铁蹄的威慑。

0 阅读:39

猜你喜欢

候松呀

候松呀

候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