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人们用烧红的烙铁烫被疯狗咬过的伤口上来治疗狂犬病,巴斯德亲眼目睹后,便

历史脑洞 2025-07-21 04:51:31

19世纪,人们用烧红的烙铁烫被疯狗咬过的伤口上来治疗狂犬病,巴斯德亲眼目睹后,便拉来了一个孩子,而这个决定后来改变了世界! 在19世纪的欧洲,狂犬病是个能让整个村庄都陷入恐慌的词。这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一旦发作,人会变得极度亢奋、怕水、怕风,最后在巨大的痛苦和痉挛中死去,死亡率是铁板钉钉的100%。 面对这种绝症,当时的人们能怎么办?唯一的“疗法”就是野蛮又直接的——用烧得通红的烙铁,直接烫在被咬的伤口上。人们天真地以为,这玩意儿能把“毒”给烧死。 这画面,光是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一个名叫路易斯巴斯德的法国人,在他九岁那年,就亲眼目睹了这辈子都忘不掉的一幕。那是1831年的法国小镇阿尔布瓦,一只疯狼冲进镇子,见人就咬。巴斯德眼睁睁地看着邻居被咬伤,然后被带到铁匠铺,在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中,接受烙铁的“洗礼”。 这残酷的场景,像一颗钉子,深深地钉在了小巴斯德的心里。 几十年过去了,巴斯德成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化学家。他搞定了葡萄酒和牛奶的酸败问题,发明了“巴氏消毒法”,这个方法我们今天还在用。他还弄明白了蚕病的原因,拯救了法国的丝绸业。他提出的“细菌理论”更是颠覆了整个医学界。 但在他心里,那个童年烙印下的恐惧,那个关于狂犬病的结,一直没解开。他觉得,既然细菌能引起疾病,那狂犬病背后,也一定有个“小东西”在作祟。 但巴斯德是个犟脾气。他推理,狂犬病的症状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比如怕水、抽搐,那病原体肯定就藏在大脑和脊髓里。 于是,他开始了一场在当时看来有点“疯狂”的实验。他从一条死于狂犬病的狗身上提取了脑组织,小心翼翼地注射到一只健康兔子的脑子里。14天后,兔子死了,出现了和那条狗一模一样的狂犬病症状。 他成功了,他发明了狂犬病疫苗!但问题也来了,这东西只在狗身上用过。敢用在人身上吗? 1885年7月6日,一个改变历史的时刻到来了。一个来自阿尔萨斯地区的九岁小男孩,约瑟夫迈斯特,被他妈妈带到了巴斯德的实验室。两天前,小迈斯特在上学路上被一条疯狗疯狂撕咬,全身有14处深可见骨的伤口,口水和鲜血浸透了衣衫。当地的医生束手无策。 那两个晚上,巴斯德几乎没合眼。他在日记里写道:“我几乎夜不能寐,这个孩子的死状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 他紧急召集了两位德高望重的医生朋友,两位医生检查了迈斯特的伤口后,得出了绝望的结论:这孩子被感染得太严重了,必死无疑。 格朗歇医生愿意亲自为孩子注射,承担操作的责任。 孩子母亲绝望的哀求,让巴斯德下定了决心。他决定赌上自己的一切,去和死神赛跑。 当天晚上6点,在格朗歇医生的操作下,第一针疫苗被注射进了小迈斯特腹部的皮下。那是用风干了14天的兔脊髓制成的,最弱的一剂。 然而,奇迹发生了。 注射结束后,几周过去了,小迈斯特不仅没有出现任何狂犬病的症状,反而一天天好转,在实验室里和那些小动物们玩耍起来。他活下来了! 一个九岁男孩被从狂犬病的魔爪中救了回来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全世界。巴斯德的实验室门口,一夜之间排起了长队,来自世界各地的被咬伤者都来寻求这“起死回生”的疗法。其中最著名的是19个被疯狼咬伤的俄国农夫,他们长途跋涉来到巴黎,最终有16人获救。 全世界都为之沸腾。为了支持巴斯德的研究,一场声势浩大的国际募捐开始了。仅仅两年后,1888年,一座专门用于传染病研究、教学和治疗的机构在巴黎拔地而起,它就是举世闻名的巴斯德研究所。

0 阅读:30
历史脑洞

历史脑洞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