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次是真的魔怔了,一出手就直接宣布:中国人,连碰都别碰美军的任何项目。
说白了,这是一种病,叫“恐华症”,而且还越来越重。
先说结论——美国防长赫格塞斯这次“通告全球”,不过是一次典型的作秀。真要剖开这事,逻辑很简单:五角大楼用了中国工程师?
那不是因为他们情愿,而是因为离不开。现在被媒体踢爆,只好演一出“坚决切割”的戏,跟美国之前禁中国无人机却自己偷偷用是一个路数——说到底,靠嘴硬维持的体面,撑不了多久。
这事源头很简单。18号,微软突然宣布,停止让中国工程师为五角大楼提供技术支持。
理由?“应五角大楼担忧”,要“确保安全”。
这话一听就知道是甩锅——微软干了十年,突然发现中国工程师“不安全”?
十年都没安全事故,现在被美国政客敲打几句就慌了,这显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而这次炒作的源头,一篇带节奏的文章,把正常商业合作描绘成“国家安全威胁”。共和党的那些反华政客立马抓住机会,疯狂给赫格塞斯施压。
于是,防长配合演出,一本正经地在镜头前说:“中国工程师从即日起被全面禁止参与我们的云服务。”
这话听起来多硬气,但实际呢?一边口号喊得响,一边心里发怵,因为他们清楚,一旦真的把所有外籍工程师都踢出去,五角大楼的那些老旧系统,迟早自己崩。
这里就得说个细节,美国国防信息系统局的报告早就写得明明白白:60%的国防部老旧系统仰仗外包维护,而其中中国人和印度人占了大头。
这不是“想不用就能不用”的事,尤其是很多系统压根没有本土替代方案。你可以高呼“自主可控”,但那些年久失修的玩意儿,你真找不到人接盘。
所以,我敢断言,这场风波闹过一阵子后,可能还得回到老路——继续用,只是嘴上不说。
这次的闹剧跟之前美国无人机禁令如出一辙。当年,联邦调查局和一些政府部门被曝光仍在用中国无人机,媒体一报道,立马“痛斥”“检讨”,结果呢?
没多久照样用。为什么?
因为他们要么没有替代品,要么替代品太贵,性价比根本不行。美国政客可以一天到晚喊“中国威胁”,但系统瘫了谁负责?最后还不是得乖乖用中国的东西。
更可笑的是,美国给中国扣上“黑客帝国”的帽子,逻辑简直反过来了。网络攻击的老祖宗是谁?
棱镜门已经告诉全世界,美国才是那个把“监听全世界”当日常的人。
中国工程师十年来给你们维护系统,没出过事;倒是美国NSA自己部署的“酸狐狸”之类的攻击工具被中国公开曝光过。这谁更危险,真不需要争。
说到这儿,我想强调一个事实:这事表面看是安全问题,实际上是信任问题。美国一些政客早就把中国当成假想敌,哪怕中国技术人员只是正常打工,也会被当成潜在威胁。
他们宁愿怀疑,也不愿承认中国人就是有能力做出比他们更好的东西。这才是美国真正的焦虑——怕的不是中国搞破坏,怕的是中国做得比他们好。
所以,这场由“恐华症”驱动的排斥秀,最终只会让他们自己吃亏。五角大楼真的禁掉中国工程师,问题会立刻显现:没人维护的系统一个个掉链子,到时候还得悄悄求微软、求印度团队甚至求中国人回来救场。
就像他们偷偷继续买中国无人机一样,嘴上说得再狠,现实面前都得低头。
我甚至敢说,这事三个月内就会出现反转。毕竟系统真崩了,可不是一句“国家安全”就能兜得住的——这才是美国最尴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