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李奇微为了切断志愿军后路,派出了精锐——187空降团,在志愿军后

历史破局者 2025-07-21 13:54:03

1951年5月,李奇微为了切断志愿军后路,派出了精锐——187空降团,在志愿军后方空降了两个连的特种兵,可不料,却遇上唐满洋率领的饿了三天的一个排。 唐满洋,山西晋中人,出生在1920年代的穷苦人家。家里种地为生,日子紧巴巴,他从小干农活,练出一身硬朗体魄。年轻时,他跑得快,力气大,村里人常看他在土坡上摔跤,动作麻利得很。1945年,他听说八路军招人,立马报名,投身抗日战争。战场上,他枪法准,胆子大,敢冲敢拼。解放战争打太原时,他带队摸进敌炮兵阵地,手起刀落,干掉一个敌人,动作快得让人咋舌,战友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天杀星”。这绰号听着吓人,其实是夸他打仗狠,敌人怕他三分。1951年,抗美援朝打得火热,他随63军上了朝鲜战场,准备跟美军硬干。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志愿军跟美军较量到白热化。美军新换了司令马修·李奇微,这家伙脑子活,看出志愿军后勤跟不上,进攻顶多撑七天。他就搞了个“礼拜攻势”,先让志愿军往前冲,耗到第七天,再用重兵反扑,专打后勤薄弱的点。1951年5月,李奇微放大招,派187空降团直插志愿军后方。这支部队不是吃素的,二战时就名声响,装备顶尖,M1步枪、轻机枪样样齐全,士兵个个觉得自己天生就是打硬仗的,嚣张得不行,常说“伞兵就是被包围的命”。 5月17日,唐满洋所在的63军556团刚渡过汉江,拿下小理山阵地。这仗打得苦,部队连打好几天,人员折了一半,粮食也断了三天,战士们饿得前胸贴后背,只能靠野菜顶着。5月20日早上,556团刚打退美军正面进攻,阵地上一片狼藉。侦察员跑来报告,580.7高地后方发现美军伞兵。团部命令唐满洋带一个排去清剿,不然后路被断,全团都得栽。唐满洋没二话,立马点人,凑了三十来号人,个个瘦得跟竹竿似的,军装破得补丁摞补丁。 出发前,炊事员老王拿出最后一点炒面,混着野菜熬了锅粥。粥稀得能照出人影,每人分一小碗,勉强垫肚子。唐满洋带头喝了一口,强打精神,带着队伍摸黑出发。580.7高地附近,地形复杂,山头连着山头,松林密布。唐满洋对地形熟得跟自家后院似的,带着人悄悄靠近敌阵地。他先跟侦察员小李摸到前哨,想干掉哨兵,可到了地方,啥也没看见,只有些降落伞挂在树上。团部消息很快来了,说美军伞兵分散在三个山头,摆好阵势等着志愿军夜袭。 唐满洋没慌,挑了个最靠外的山头下手。他一个人先摸过去,解决了哨兵,动作快得没一点声响。带着队伍冲进敌营,美军伞兵大多在帐篷里睡得死沉。志愿军一通扫射,十几号美军当场被干掉,剩下的举手投降,抓了四十来个俘虏。美军装备好,M1步枪、弹药箱堆了一地。唐满洋让人赶紧收缴武器,准备撤。可就在这时候,远处两枚照明弹窜上天,亮得跟白天似的,志愿军这三十来号人暴露得一清二楚。 被俘的美军一看志愿军就这点人,还个个饿得没力气,立马不老实了。他们低声用英语喊话,朝另外两个山头报信。唐满洋听不懂英语,但知道这是在叫援兵。情况危急,两个山头的美军要是包抄过来,俘虏再闹起来,这一个排就得全交代。唐满洋当机立断,命令把俘虏绑起来。可美军看出志愿军体力不行,开始推搡反抗,有的还想抢武器。唐满洋一看再拖下去不行,端起轻机枪就是一梭子,几十号俘虏全被干掉。战士们都愣了,这事干得太狠,可大家也明白,不这么干,自己就得死。 天亮时,战斗结束了,580.7高地安静下来。地上全是美军丢下的降落伞和装备,空气里一股火药味。唐满洋清点人数,队伍伤了几个,但后路保住了,187空降团的偷袭计划彻底泡汤。这仗打得硬,志愿军一个饿了三天的排,硬生生干翻了美军两个连,靠的是胆量和脑子。

0 阅读:0
历史破局者

历史破局者

打破迷局,解读历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