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俄罗斯算不算侵略者。其实打开地图仔细看就会发现,俄罗斯在乌克兰占的地方都有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7-21 15:40:14

有人问俄罗斯算不算侵略者。其实打开地图仔细看就会发现,俄罗斯在乌克兰占的地方都有讲究,可能从2014年克里米亚归入俄罗斯那会,这场仗就有了苗头。 2014年2月,乌克兰政局动荡,亚努科维奇政府倒台,临时政府上台后废除俄语的官方地位,直接点燃了克里米亚的火药桶。克里米亚位于黑海东北岸,战略位置关键,驻扎着俄罗斯黑海舰队,是俄在地中海投射影响力的重要支点。 2月底,俄罗斯特种部队悄无声息控制了克里米亚议会大楼与机场,行动高效,乌克兰驻军几乎未作抵抗。3月6日,克里米亚议会宣布举行公投,3月16日,公投结果显示96.77%的选民支持加入俄罗斯。两天后,普京签署协议,正式将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联邦。 克里米亚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半岛控制刻赤海峡,确保俄罗斯黑海舰队的军事安全。历史上,克里米亚自1783年被沙俄吞并,1954年划归乌克兰,但俄族人口占近60%,俄语文化根深蒂固。俄罗斯抓住乌克兰内乱的时机,以保护俄语居民为由,迅速行动。联合国大会3月27日通过决议,谴责公投非法,但俄罗斯以民意为盾,规避国际法约束。这场行动绝非临时起意,而是俄罗斯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旨在遏制乌克兰西向靠拢北约和欧盟。 克里米亚事件只是开端。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地区,俄语人口占主导,亲俄情绪强烈。2014年4月,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爆发亲俄武装叛乱,宣布成立“人民共和国”。这些武装得到俄罗斯的武器与训练支持,与乌克兰政府军展开激烈交火。2014年7月,马航MH17客机在顿涅茨克上空被击落,298人全部遇难,国际调查指向俄制导弹,但俄罗斯否认介入。顿巴斯冲突持续八年,造成1.4万余人死亡,150万人流离失所,成为俄乌矛盾的长期伤口。 俄罗斯的意图很清楚:通过克里米亚和顿巴斯,掐住乌克兰的地缘命脉。顿巴斯不仅是乌克兰的工业心脏,还靠近俄罗斯边境,战略位置敏感。普京以保护俄裔为名,支持武装叛乱,拖住乌克兰的西向步伐。2014年和2015年的《明斯克协议》试图停火,但双方多次违反,冲突从未真正平息。国际法明确规定,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武力干预属非法,但俄罗斯以自决权为借口,模糊了侵略的界限,让西方国家在制裁与纵容之间左右为难。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全面入侵乌克兰。俄军从北、东、南三线进攻,迅速占领赫尔松和扎波罗热。赫尔松控制第聂伯河下游,扎波罗热拥有欧洲最大核电站,均为乌克兰经济命脉。俄罗斯在占领区迅速组织“公投入俄”,试图复制克里米亚模式。联合国大会3月2日通过决议,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为,要求立即撤军。西方国家实施严厉制裁,冻结俄罗斯资产,切断金融渠道,导致俄经济陷入困境。但普京通过国内宣传,维持了民意支持。 乌克兰在西方援助下展开顽强抵抗。泽连斯基通过视频讲话,呼吁国际社会提供武器与资金,誓言收复失地。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包括反坦克导弹和无人机,增强其防御能力。俄乌冲突演变为大国博弈的缩影,北约东扩与俄罗斯的战略对抗愈发激烈。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仍悬而未决,国际刑事法院裁定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行动构成持续占领,但俄罗斯坚称合法。乌克兰成为大国角力的棋盘,冲突的根源在于地缘政治的长期拉锯。

0 阅读:0
淙淙谈历史故事

淙淙谈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