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玩错了牌。它以为扛着“反美大旗”就能在中东牌桌上绑定中国,结果发现,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连招呼都懒得多打一个。 伊朗最大的误判,是错把“敌人的敌人”当成朋友。它高估了意识形态的号召力,低估了中国战略的冷静和精算。如今,中国在中东已经不是“选边站队”的玩家,而是全场最难撼动的平衡器。 而伊朗,注定只是那个被“晾着”的角色。 北京的算盘极其清晰:你能提供什么实际价值?有没有稳定的环境?会不会半路变脸?如果这些答不上来,那对不起,合作窗口一秒也不会为你多开。 伊朗却还活在过去的政治叙事里,幻想着靠“反美同盟”换来中国的坚定支持,仿佛只要旗帜够红,油田就能换现金,尴尬的是——这不是冷战,外交也不是宗教。 现实是:中国的油,可以从沙特买,从安哥拉买,从俄罗斯买;但伊朗的地缘麻烦,只能自己扛。 别忘了,伊朗身上的“高风险标签”在国际投资圈早就贴得死死的:政策摇摆、派系林立、外资项目反复撕毁,南帕尔斯气田的血泪教训,中国企业看得清清楚楚。 而另一边,中国与沙特签署长期石油大单,和阿联酋推进港口合作,与以色列发展科技产业链——一个稳定、开放、理性的大国,正在用“全维度渗透”的方式,重塑中东格局。 你以为自己在拉同盟,中国却在织网络。 2021年那份轰动全球的中伊25年合作协议,看在伊朗眼里是“救命稻草”,但在中国眼里,不过是“意向框架”+“长期观察”。一句话:你先表现,钱再说。 伊朗着急,中国不急。伊朗喊兄弟,中国说“我们在评估”。节奏完全不对频,误会注定难免。 这就是局势的真实结构:中国不是谁的保护者,而是中东的平衡者。不帮任何一边全胜,也不让任何一边全输。因为中国的根本利益,是整个中东的稳定与可控。
伊朗前军官爆料,9年前伊朗军方原计划要采购100架歼10,结果当时的伊朗总统直接
【33评论】【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