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刘文辉如果炸了泸定桥,红军可能全军覆没,他为何不炸 在网络上曾有人提出质疑,飞夺泸定桥是否真的存在吗? 因为以凡人之躯对抗机枪大炮,这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即便不敌也可以炸桥自保,到时红军就真到进退两难的地步。 那么为何没有选择炸桥呢? 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场重要战役,红军强渡大渡河成功后,蒋介石立刻派了两支川军去支援泸定桥,其中就有刘文辉。 为了打破国民党想在泸定桥前后夹击红军的想法,红军将领迅速决定要快速夺取泸定桥。 红军做了周密的安排,他们把红军分成三队,一队继续渡河,一队沿另一个方向渡河,两队人马迅速向前推进,直面敌军的炮火。 而最后一队则是突击队员,在其他红军的火力掩护下,冒着敌军的密集炮火,攀着铁索向河对岸爬去。 等快到桥头时,敌军坚决不让红军过桥,他们竟然拿起火把,往铁链上放去,火焰在铁链上形成了一个火墙,阻挡着红军前进。 但那些突击队员没有一个是怕的,他们紧紧抓住被火烧得通红的铁链,身上也全是烧焦的味道,就这样一步一步爬到了对岸。 到达岸上后,他们迅速消灭了敌人,掩护另外两队红军过桥。 于此同时,另外两队也已经打败了正突击他们的敌人,几队红军会合,顺利夺取了泸定桥。 那时刘文辉在调来阻止红军过泸定桥的川军中权力很大,他能直接命令川军,如果炸桥红军就过不去泸定桥了,他自己也能在国民党内部交代,为什么当时他不命令川军炸桥呢? 当时国民党和共产党虽然发生了内战,但双方都没有想要伤害百姓。 泸定桥是四川和西藏之间的重要通道,老百姓和军队都指着这个桥生活呢,如果把这个桥炸了,不仅老百姓得急眼,自己的军队也回不去了,这不就是自找麻烦。 如果说炸了再修一座桥,那更是说笑了,炸桥容易修桥难,要修桥不仅需要花时间,在修好桥的这段时间老百姓还怎么生活。 还需要钱,他们上哪去找这么一大笔钱去修桥,修不好桥,交通贸易就都乱套了。 而且刘文辉自己心里也明白,国民党跟共产党是迟早要打一仗的,没必要在这时候就这么狠,把桥炸了让红军在这么大一个跟头,跟红军彻底撕破脸面,他更想在战场上见真章,和红军正面较量。 那红军为什么非要走这一条路呢?泸定桥是一定要夺取的吗? 对红军来说,大渡河那么宽,水流还湍急,没有泸定桥是一定不行的,成功夺取了泸定桥,就意味着他们从敌人的层层封锁中成功突破出来。 所以,在夺取泸定桥这场战役中,红军战士们勇猛异常,那种不要命的勇气成功吓住了对面的敌军,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这场胜利,也让红军战士们对长征路更加充满了信心。 红军夺取泸定桥之后,成功渡过了大渡河,把蒋介石想要在大渡河对岸歼灭红军的计划彻底粉碎。 之后红军战士们继续他们的长征路程,陆续经过了十几个省份,完成了之后的行程,最终成功会师。 而刘文辉在抗日战争开始后,则积极和共产党联系共同抗日,建国前他连同几人在四川发起起义,带给了新中国成立一个契机。 刘文辉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推动地方建设,改善民生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在复杂多变的军事政治环境中,他始终不改初心,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由作斗争。 信息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抢渡大渡河之十一:勇夺泸定桥2022-09-06
中央决定长征是非常秘密的,连很多红军高级将领都不知道,但是,白崇禧却提前半年就预
【5评论】【62点赞】
三水井
刘文辉后来还能和平起义,就知道他枪往哪里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