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警告美国,若不发生战争,与中国搞零和博弈,是一个大错误。想要在全球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美国必须摒弃这种思维。零和博弈的本质是双方都在争夺有限的利益,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这几年,美国总是把“中国威胁”挂在嘴边,搞关税、搞封锁、搞脱钩,一副要把中国压下去的样子。他们以为只要对中国商品加税、对高科技卡脖子,就能让中国经济停滞,自己就能重新“赢回来”。 听起来好像很硬气,但现实却狠狠打了脸。这套零和博弈的老思路,不仅没能压住中国,反倒让美国自己吃了大亏。 2018年开始,美国掀起了对中国的大规模加关税,说是要减少贸易逆差、保护本国产业。 可几年下来,结果怎么样?不但对华贸易逆差没降,反而越拉越大。2024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高达4000亿美元,比当年打贸易战之前还多。这不就是典型的“偷鸡不成蚀把米”? 美国本来想通过加税逼中国企业让步,结果中国反应比他们想象得快多了。中国企业没被打倒,反而加快调整出口结构,把目光转向东南亚、拉美、非洲这些新兴市场。 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大涨15%,对拉美的出口涨了12%。虽然对美国的出口小幅下降了5%,但整体全球份额却稳步提升。说白了,中国没有被关税压垮,反倒把路走得更宽了。 反过来看美国呢?高关税看似是对中国下手,其实先伤的是美国老百姓。加了税以后,超市里的商品一涨再涨,日用品、电子产品样样变贵,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直线上升。 你想想,本来一个东西十几美元,加上关税后变成二十多甚至三十美元,老百姓的钱包哪里扛得住?再加上通货膨胀,真是雪上加霜。美国农业更是惨,2024年美国农业出口下降了8%,很多农民直呼“种地都快赔本了”。 还有一些美国制造业企业,嘴上喊着要搬出中国,但真做起来却发现根本没那么容易。 像美国的一个叫Pashion Footwear的鞋厂,本来想转到越南或者巴西生产,结果一调研才发现,那些地方产能跟不上,也没有完善的供应链。 最后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和中国工厂合作,哪怕要承担高额关税。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中国制造不是说换就能换的,那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完整产业链,不是说搬就搬走的。 其实,美国政府对中国搞这一套打压政策,说白了是被“零和思维”绑架了。什么叫零和?就是说我赢你就得输,大家争一个蛋糕,只能一方拿得多,另一方就得少。 但问题是,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不是谁能轻易靠打压别人来让自己变强的。 你比如说,美国给中国光伏产品加税,想着让本国企业能多卖点。可现实却是,中国的光伏企业迅速转向欧洲和东南亚市场,全球光伏装机量中,中国品牌还是占了六成以上。 而美国的光伏企业呢?产能低、成本高,根本竞争不过,反倒被挤得更小了。想“扶自己、打别人”的算盘,最后变成“两头不讨好”。 还有科技封锁这块,美国限制芯片出口,以为能掐住中国的脖子。 可结果呢?中国反而加速研发自己的技术,成熟制程芯片、AI芯片一步步突破,就连美国也不得不放松限制,允许像英伟达、AMD这些企业继续向中国卖AI芯片。毕竟他们也得吃饭,断了中国市场,自己公司股价都要跳水。 在稀土这个领域,美国更是没占到一点便宜。中国反制的时候设立了出口“白名单”,管控更加严格。美国那些靠稀土的军工企业只能绕道泰国、墨西哥等地“间接”买中国稀土,成本自然水涨船高。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关键是,美国搞对抗那一套,不光让自己损失,也没拉到多少“盟友”。表面上看,欧洲、日本跟着美国喊口号,但实际上生意照做不误。 2024年,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额增长了10%,日本对华投资也涨了7%。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中国市场谁不想分一杯羹?只有美国一个劲地“单挑”,搞到最后反而越来越孤立。 专家也早就看明白了:这场中美博弈,搞“零和”是没有出路的。你不如换个思路,坐下来谈合作。中国市场大、制造能力强,美国技术牛、创新多,本来就是互补的关系。如果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能合作,那对全球经济都是大利好。 就拿现在这个节骨眼来说,全球经济都面临增长疲软、通胀高企的问题,中国有可能推出规模高达万亿元的财政刺激政策,如果中美能有良性互动,这对世界都是一针强心剂。而在气候变化、绿色能源这些方面,中美也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美专家警告美国,若不发生战争,与中国搞零和博弈,是一个大错误。想要在全球经济中立
爱心扯体育
2025-07-22 01:31: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