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打了三年多,最近冒出个怪事。中国一枪没开,却成了两边都绕不开的角色,中俄的贸易总量涨到2400亿美元,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尽管老美的调查没有中断,但也没抓到咱们家提供军援的证据,反倒是咱们两家的生意做得越来越火。 俄罗斯原本卖给欧洲的天然气被腰斩,咱们直接加码进口,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输气量一下子涨了15%,2024年光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就占咱们总进口量的22%。 反过来,俄罗斯的小麦、大豆像流水一样往中国运,2024年两国签的那份257亿美元粮食合同,直接把乌克兰原来的出口份额给顶上了。这种“你缺啥我给啥”的互补模式,让西方的制裁活活变成了“隔靴搔痒”。 而咱们愣是在“中立”和“合作”之间走出了一条钢丝,咱们明明白白告诉全世界“不提供军援”,连联合国投票都多次呼吁停火;咱们又用实实在在的贸易让俄罗斯经济稳如泰山。 5月那次来说,美国刚宣布要对中俄贸易加征500%关税,咱们商务部第二天就宣布增加俄罗斯煤炭进口配额,直接把美国的威胁当成了耳旁风。这种“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打法,连乌克兰外长都酸溜溜地说:“中国的中立,比军援还厉害。” 咱们还把红海战变成了“人民币试验田”。胡塞武装袭击以色列商船的时候,咱们的货轮照样在红海跑,用人民币结算的订单占比超过80%。 3月,当美国航母在红海转圈圈的时候,咱们的中远海运已经和俄罗斯北方舰队谈妥了北极航道合作,把中欧航线缩短了40%。这种“你打你的,我做我的”策略,让美国的制裁大棒彻底落了空。 美国在台前跳脚,咱们在幕后下棋。当俄罗斯用人民币从咱们这儿买走价值300亿美元的芯片制造设备时,美国商务部才发现,这些设备全是民用标准,连挑刺的借口都找不到。 当乌克兰抱怨咱们“变相支持俄罗斯”时,咱们又拉着巴西、印度搞了个“和平之友”小组,逼着俄乌坐下来谈停火。这种“软硬兼施”的外交手腕,连法国《世界报》都感叹:“中国正在用经济杠杆改写地缘政治规则。” 中国能在这场博弈中占得先手,靠的就是“精准卡位”,咱们既不趟战争的浑水,又抓住了俄罗斯市场的空白;既避免了和西方直接对抗,又用本币结算打破了美元霸权。 当美国还在纠结“中国有没有提供军援”时,咱们已经用2400亿美元的贸易额给出了最有力的回答,真正的大国竞争,从来不是靠枪炮,而是靠谁能把生意做到别人离不开你。
俄乌打了三年多,最近冒出个怪事。中国一枪没开,却成了两边都绕不开的角色,中俄的贸
青黛灵韵
2025-07-22 12:28: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