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90岁的齐白石对25岁的新凤霞心生喜欢,二人在卧室独处时,齐白石突然指向一个神秘柜子,暗示里面藏有巨额财富。新凤霞的意外反应却令老画家大跌眼镜。 1952年的北京城,文人雅士往来频繁。 吴祖光和妻子新凤霞在家中设宴,客人里有位白发白须的老先生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著名画家齐白石。那时的齐白石,已经是个九十岁的老人了。 新凤霞当时二十五岁,是评剧舞台上正当红的角儿,人称“评剧皇后”。 那天她穿着粉色旗袍,招呼客人时落落大方。齐白石老爷子一进门,眼睛就被这朵“芍药花”吸引了,盯着看了好一阵子,旁人瞧着都忍不住笑。 其实这也不是齐白石头一回“见”到新凤霞。收音机里她的唱段,街坊邻居夸她的话,老爷子早就听熟了,心里头喜欢得很。宴会上,齐白石拉着新凤霞的手不放,喜欢得不得了。 周围人一起哄,干脆让新凤霞认了齐白石当干爹。 新凤霞高兴得立刻跪下行礼,喊了声“干爹”。 她唱戏虽然风光,但出身穷苦人家,能认齐白石这样的大画家当干爹,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这么着,一段差着几十岁的奇妙缘分就结下了。 细说起来,齐白石和新凤霞还真是有点像。两人从小日子都过得挺苦,完全是靠着自己的本事和那股子拼劲儿,才在各自行当里闯出名堂。 齐白石学画画是十一岁开始的,但一直到他五十八岁那年,参加了中日联合画展才真正出了大名气。成名前那几十年可不好熬。他给有钱人家画过画,可因为不肯按人家的意思不署名,气得拍桌子走人。多亏后来遇上了懂他的陈师曾,帮他扬了名。 就算成了大师,老爷子也没闲着,到老都在琢磨,像看鱼看虾怎么动,就想着让笔下画的东西跟活的一样。 新凤霞的路就更坎坷。小时候差点被人卖了,幸亏遇到好心的养父母。 她是块学戏的料,几岁就开始学,十几岁就有点名气了。 可她心气高,觉得老戏唱法得改改,想学点别的剧种的好东西,往评剧里加。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好些同行背地里叫她“疯子”,指指点点。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新凤霞就凭着那股子劲儿,下死功夫琢磨,硬是把评剧唱出了新样,成了真正的“皇后”。 认了干亲没多久,齐白石就把新凤霞请到家里。新凤霞满心欢喜地去了,想着向干爹讨教点艺术上的门道。可万万没想到,在老爷子的卧室里,发生了让她意想不到的事。 齐白石神神秘秘地指着一个柜子,打开了一个抽屉。好家伙,里面塞得满满当当,全是钱。老人家的意思很明白,是想给这干闺女一份大礼。 新凤霞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平静下来,轻轻摇了摇头,脸上还是带着笑。 这反应可让齐白石有点出乎意料,脸上有点挂不住。老爷子也没多说啥,顺手就把抽屉关上了,转身拿出笔墨纸砚,要教新凤霞画画。 新凤霞哪懂画画啊,但干爹叫画,她就提笔抹开了。 那画搁一般人眼里,肯定觉得画得很幼稚。可齐白石看了却喜欢的不得了,夸这画有味道,有意思。 他当场就说要正式收新凤霞当徒弟,教她画画。这可把新凤霞乐坏了,从此一有空就往干爹家跑,跟着老爷子学本事。 在齐白石手把手的教导下,新凤霞画画的进步飞快,一天一个样。 她经常陪着老爷子去看戏,成了老爷子画画的灵感来源。新凤霞在台上演得动情处,齐白石就在台下看得入神。回去拿起笔,就把这感动的瞬间画进画里。 这么一来二去,师徒俩在画画这行当里也结下了深厚的交情。 可人有旦夕祸福,谁也料不到后头的事。一九五七年,齐白石老爷子病倒了,最终还是走了。 偏偏那时候新凤霞也被卷进了一些事里,想尽办法也没能见到干爹最后一面,伤心得要命。 更大的风浪还在后头。过了几年,一场运动席卷而来,新凤霞也没能躲过去。 她遭受了很多不公正的对待,人也被打坏了身子,落下个半身瘫痪。 戏台对她来说,就成了一个再难回去的梦。那段日子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人走茶凉,新凤霞跌入了无边的黑暗。 在绝望里头,她猛地想起了干爹齐白石。老爷子教她画画、对艺术的坚持,像一道光照了进来。 没什么犹豫的,新凤霞重新拿起了画笔,把那些说不出的苦、道不尽的思念,都画进了画里头。 日子长了,她的画也渐渐被人们看到了,也受到了夸奖。不少人发现,新凤霞画的画里,有齐白石艺术的影子,但也带着她自己的风骨。凭着这股劲儿,她也成了一位有名的画家。 这才让人们恍然大悟,原来那位光芒四射的“评剧皇后”,戏袍底下还藏着这么个高洁又充满才气的灵魂。 这么多年过去,齐白石和新凤霞这两个名字,早已刻进了中国艺术的史册。他们的故事,成了人们口中的一段传奇。 回头看看他们的一生,在那段物质紧巴巴的年代里,是艺术这跟红线把他俩连了起来。 当苦日子让人喘不过气的时候,又是画画、唱戏这门手艺,给了他们撑下去的力量和盼头。 信息来源: 《北京青年报》文章:《齐白石与义女新凤霞的忘年情缘》 《光明日报》文章:《艺术大师齐白石的轶事》 新凤霞著:《新凤霞回忆录》
1952年,90岁的齐白石对25岁的新凤霞心生喜欢,二人在卧室独处时,齐白石突然
文栋说明星
2025-07-22 14:18: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