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应该建雅鲁藏布江电站,法国媒体出来找我们的茬了!在我们宣布雅鲁藏布江水电项目之后,7月21日,法国媒体刊文声称,对于中国的项目,非政府组织警告称,该项目将危及高原上最富饶、最多样化的环境之一。该大坝将对青藏高原将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并影响下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 法国媒体的核心指责之一是“建大坝毁生态”,可事实是我们在这个项目上并没有选择建传统意义上的高坝,而是采用更科学、环境影响更小的方式。 我们不是要堵住整个河流,而是充分利用雅鲁藏布江自身高差,用隧道引水发电,整个过程减少了水域干扰,既能保证水力发电效率,也能让下游水量保持基本稳定,法国媒体所说的那种大坝破坏生态的画面,在我们这套设计里并不存在。 还有人担心这个项目会让下游国家用水受到影响,但我们做项目不是一拍脑袋上的,而是经过反复论证和规划的,以目前的设计看,不仅不会导致下游水量骤减,反而能提升整体流域的调控能力。 哪怕是遇到极端天气,通过合理调节也能起到减灾作用,这不是简单的“建个电站”,而是一个系统性的流域治理工程。 过去几年我们在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流域的治理上积累了丰富经验,生态保护、水量调度、水质改善同步推进,相关的生态指标也在持续改善,这种实践能力不是靠批评出来的,而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 法国媒体如果真关心环境,应该实地了解项目细节,而不是根据一些“假设”或者“臆测”就草率下结论。 西方部分媒体明显带着强烈的政治倾向,不管我们怎么做,总有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一会儿说我们不顾环保,一会儿又说我们是地缘政治竞争者,但他们没有意识到,中国搞水电是出于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发展绿色能源,减少碳排放,这是全球共识,难道要中国永远靠煤炭发电,才符合某些人的价值观? 一些西方国家早年搞水电的时候,可是动辄淹没大片区域,生态补偿基本为零,现在却指责中国用比他们先进的方式开发水能,这未免太双标。 中国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生态评估,从施工方式到动植物保护都设置了细致的标准,还设有生态流量指标,就是为了保证河道的“生命线”不被打断。 雅鲁藏布江这项工程不仅是中国的一个能源项目,更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能源结构优化、科技进步的集中体现,高原地区电力供应长期紧张,制约了产业布局和居民生活改善,通过科学开发水能资源,可以带动地方就业、基础设施升级,也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动力。 同时中国并没有忽视生态保护的问题,相反,在这个项目中,生态修复与工程建设同步推进,相关补偿机制也在逐步建立,而且中央有关部门已经明确强调,必须以“生态优先”为前提推进工程,不是说上马一个项目,就可以放弃对自然的尊重。 不管外部声音怎么说项目推进是大势所趋,这不是为了谁“秀肌肉”,而是为了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我们能源需求巨大,但传统能源污染重,水电是当前最稳定、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形式之一。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雅鲁藏布江的这项工程能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就目前国内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来说,完全有能力将其建好、管好、用好。 中国不怕批评,也不会因外部声音而停下脚步,未来的能源结构、区域发展格局,以及生态治理能力,都会因这样的项目而进一步提升,这才是真正值得关注和期待的地方。
英国说都怪印度,让中国抓住了在雅鲁藏布江修水电站的机会!当地时间7月19日,
【191评论】【18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