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留给中国“三大教训”:别迷信导弹,别轻视美国,别心慈手软。 这次俄乌冲

爱锁说事 2025-07-22 18:49:52

俄军留给中国“三大教训”:别迷信导弹,别轻视美国,别心慈手软。

这次俄乌冲突,虽然跟咱们没啥关系,但俄军却给中国留下了“三大教训”,一来是不能迷信导弹,二来是不要轻视老美,三来是不能心慈手软,这分别该如何解释呢?

其实在冲突爆发之初,俄军就一直把导弹作为“杀手锏”使用,从“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到“口径”巡航导弹,三年时间砸出去一万多枚,平均每天得有十多枚导弹在乌克兰上空炸响。

可结果呢?

乌克兰人愣是用“爱国者”、“NASAMS”这些西方防空系统,在基辅上空织了张“天罗地网”,把俄军导弹拦截率干到了25%以上,甚至宣称连“匕首”这种号称无法拦截的导弹都给揍下来了。

最打脸的是,俄军导弹炸了三年,乌克兰的军工体系虽然瘫痪了,但泽连斯基的无人机照样能飞到莫斯科红场搞事情,这说明啥?

导弹洗地听起来威猛,实际效果也就那样。

更别提那吓人的成本了,一枚“匕首”导弹造价超过1000万美元,乌军一枚“爱国者”拦截弹才300万,这买卖怎么算都不划算。

俄乌冲突中,老美虽然表面上没派兵,可暗地里把乌克兰武装成了“北约试验田”。

光2024年一年,美国就给乌克兰砸了59亿美元军援,其中25亿直接换成了“海马斯”火箭炮、“毒刺”防空导弹这些硬通货。

就说那“海马斯”火箭炮,一辆车配上六枚火箭弹,射程能覆盖45公里,一次齐射就能把一个足球场大的区域炸成废墟,成本虽然高达1080万美元,但人家老美眼都不眨就往乌克兰送。

更绝的是老美的情报支援,马斯克的“星链”卫星把俄军动向看得明明白白,乌克兰炮兵不用露头就能精准打击俄军阵地。

俄军想反击?

对不起,美军卫星在头顶盯着,打卫星等于宣战,普京只能干瞪眼。

这还不算老美联合欧洲搞的经济制裁,又是踢出国际贸易体系,又是能源禁运,又是冻结3000亿美元外汇,直接让俄罗斯卢布汇率贬值到之前的1/10,老百姓连面包都买不起,GDP严重缩水,军费开支锐减缩水三成,相当于每年白扔40个亿!

这谁受得了?

最后这个教训最关键——别心慈手软。

俄军一开始犯了“菩萨心肠”的毛病,明明能三天拿下基辅,愣是磨磨蹭蹭搞“特别军事行动”,结果让泽连斯基在地下掩体里玩起了直播征兵。

最典型的就是马里乌波尔围城战,俄军围着亚速钢铁厂打了两个月,最后还是靠断水断粮才逼乌军投降,要是一开始就用钻地弹把地下工事掀了,哪会让“亚速营”在里面苟那么久?

更离谱的是普京居然搞什么“人道主义停火”,前脚同意交换战俘,后脚乌克兰就用停火时间从西方调来援兵,反手就在哈尔科夫给俄军来了个大反攻,甚至策划对克里姆林宫的无人机袭击。

要是换成咱们,东风导弹早就把对方指挥所犁平了,哪会给敌人留喘气的机会。

说白了,现代战争讲究的是“快准狠”。

导弹这玩意儿,偶尔来一下能出奇制胜,但真要靠它定乾坤,还得看地面部队的推进速度;老美表面上不参战,实则在背后疯狂输出装备和情报,让俄军的进攻速度大打折扣;至于心慈手软这事儿,战场上可没有“武德”可讲,你不下狠手,敌人就会骑在你头上拉屎。

俄军这三个教训,简直是用真金白银给咱们上了堂实战课,未来要是台海有事,咱们可得把这些经验教训刻进战术手册里。

你觉得这些教训对我们来说重要吗?

0 阅读:0
爱锁说事

爱锁说事

爱锁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