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其实是没资格嘲笑伊朗“被渗透成筛子”的,因为,到今天,中国的最致命敌人,早已经不是美国北约、俄罗斯,或者什么日韩菲印了,我们的最致命敌人,也已经变成“自己人”了。
近年来,中国在国家安全方面面临多重挑战,从外部势力的渗透到内部的风险,都让国家安全形势变得复杂。
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手段试图对中国进行西化、分化,甚至在关键领域如科技、经济等方面施加压力。
比如,美国通过基金会培养“学术代理人”,影响中国的经济制定,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渗透方式比直接的情报买卖更加隐蔽和危险。
在经济领域,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芯片危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某些经济学家公开反对“不惜代价发展芯片”,这种论调背后,很可能是境外势力试图掐断中国科技命脉的黑手。
此外,娱乐圈的天价片酬明星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年轻人的价值观,2024年的调查显示,54%的95后最向往的职业是网红和主播,这种社会导向的畸形化,背后是境外资本通过娱乐产业腐蚀下一代的阳谋。
在意识形态领域,境外势力通过网络操控舆论,制造社会分裂,比如南京玄奘寺供奉战犯牌位事件,背后可能就有境外势力在煽动历史虚无主义。
这些明火执仗的渗透和披着“精英”外衣的“第五纵队”,比任何外部威胁都更致命。
尽管中国在反腐和反间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渗透和反渗透是一场持久战。
美国中情局的“十条诫令”从瓦解青年信仰到制造社会分裂,每一步都在中国眼皮子底下实施了几十年。
现在,他们把战场搬到了互联网,用机器人账号在社交媒体上带节奏,把性别对立、地域矛盾炒成热点,这种“无硝烟的战争”比伊朗的导弹危机更难防御。
真正的国家安全,从来不是城墙修得有多高,而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心里筑起抵御渗透的长城。
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隐形的威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