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的故事,妙就妙在没人关心她的丈夫——陈午 不论是哪个版本的故事,在馆陶浓墨重彩的一生中,陈午似乎都不重要。 我们知道她是帝后的长女,是景帝的姐姐,知道她有能力调和母亲和弟弟们的关系,也知道她卖官鬻爵,仗着自己的权势作威作福。 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她与栗姬的反目成仇,和随之而来的金屋藏娇。 至于她的丈夫是谁,他的爵位是什么,生平如何,与馆陶的感情如何,从来无人问津。 陈午低调得就像刘姓诸王的王妃们一样,只配做刘家子孙争权夺利的背景板。 ——哦不,陈午有幸托生成了男人,所以他至少还有姓名。 至于诸王的姬妾们如何度过一生,根本无人关心。 刘嫖是个女人,但在此之前,她首先是大汉的馆陶长公主。 所以她在这个斗兽场上真正的角色,是一个没有皇位继承权的亲王。 而她的奋斗目标,就是把她身为公主作威作福的一生延续下去,惠及子孙。 纵观整部《美人心计》,馆陶其实是为数不多的完全没有感情线的女性角色。 我们看到她出嫁了,看到她做了母亲,看到她为陈午求官,但是陈午甚至不配出个场。 因为不需要。 她不需要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不需要男人“拱手河山讨你欢”,不需要平淡安稳的幸福,甚至不需要一个把她放在心尖尖上的驸马。 更不需要发出虚无缥缈的“你心里究竟有没有我”“你爱不爱我”“我值不值得被爱”这种疑问。 关于刘彻爱阿娇还是子夫,李治对媚娘是不是真心的,曹丕的真爱是甄夫人还是郭夫人,后人可以吵上几百个G,但是在大家谈起馆陶的时候,根本没有人关心她和陈午的感情生活。 后人只是知道她有个丈夫叫陈午,仅此而已。 这和汉成帝给弟弟赐了个吉祥的卫姬,有何分别? 在这段婚姻里,馆陶才是那个上位者,是那个刘家的“诸王”,而陈午是那个“正妃”。 女人不是一种性别,而是一种处境。 公主不是一种性别,而是一种身份。 渴望被爱、证明自己值得被爱的背后,是索爱者的失权,而馆陶几乎一生都没有离开过权力中心,这大大削弱了她的性别属性,强化了她的社会属性。 窦太主的社会属性,是汉朝统治阶级的重要成员。 在整个大汉,只有她的父亲、母亲、祖母,还有她的弟弟拥有多过她的权势。 所以她早就脱离了被爱叙事,进入了权力叙事。 因此在我们熟知的馆陶的故事里,有她调节兄弟关系,有她摆弄权势,有她谋取后位,有她干涉立储,有她卖官鬻爵,有她迫害卫青,甚至有她的小情人和她不争气的儿子们。 可就是没有她的丈夫,就像也没人关心刘武的正妃姓甚名谁。美人心计
宗馥莉她叔叔突然放出大招,连着发了五条消息,还拿出族谱作证,说娃哈哈能做起来,主
【54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