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央视台长杨伟光在未上报情况下,竟然在《新闻联播》插入一段30秒广告,广电部部长得知一下就急了:“怎么能这么做!” 1961年,26岁的杨伟光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 进入电台后,他热爱学习,做事认真,深得领导青睐,慢慢从编辑做到记者,后来又提拔为副主任,在广播电台一干就是24年。 1985年,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然而央广电视台仍处于发展阶段。 杨伟刚被委以重任,调到电视台任副台长当开荒牛。虽有24年电台广播经验,但他在电视台上却是一个新手。 纵使心里不情愿,但他还是服从组织决定。 相比于收音机和报纸的深入民心,怎样令电视融入大众生活,成了杨伟光需要解决的头号难题。 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先拿《新闻联播》栏目“开刀”,推行多项改革措施: 汇总要闻,将新、短、快、广做到最大化,还要求记者找到素材后,一定要在单位做好节目才能下班。 改革初见成效,时效性放第一位《新闻联播》节目深受观众喜爱。 1991年,杨伟光升任台长,立志要把中央电视台建成一个世界性电视台。 问题又来了,经费短缺,有的优秀主持跳槽,有的编导转行,做节目没钱质量也难以保证。 这一度让电视台举步维艰。 杨伟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别说发展,他更担心电视台能不能活下去,思前想后,觉得广告是一条出路。 于是他瞄准《新闻联播》黄金时段,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在《新闻联播》后插播一段30秒广告。 刚好晚饭的时间点,观众估计没有来得及反应就播过去了。 只不过这事风险太大了,毕竟播广告太离经叛道了,但他依旧咬牙坚持,特意挑了白酒广告,接地气,心想老百姓看了也不会太反感。 命运的齿轮就此转动。 1993年11月28日,《新闻联播》刚结束就播出了30秒广告。 广电部部长艾知看完后一通电话质问杨伟光怎么敢如此大胆,不上报就播。 杨伟光非但没慌,还把财政报表拿出来,苦口婆心道:如果不这么干,台里支撑不下去。 艾知生听完后没立刻表态,也没直接否决,最后算是默许了。这通电话,杨伟光算过了第一关。 这事能不能成,最后还得看结果。 次日观众反响不错,更重要的是,广告收入立竿见影,插播30秒广告一直持续半年,为央视赚取了不少资金。 半年后,杨伟光把广告时间延长至一分钟,这一分钟成为了央视广告的第一个“黄金时段”。 此后,杨伟光增设多个频道,大力倡导电视产业化发展,而央视始终走在国内媒体的前列。 不得不说,杨伟光真是电视广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呀。
当年,央视台长杨伟光在未上报情况下,竟然在《新闻联播》插入一段30秒广告,广电部
冲破迷雾湘湘儿
2025-07-22 22:48: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