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背下千古罪名,我也要杀掉这5000人。”1928年,一革命军将领不顾世人的褒贬,一声令下,直接杀掉了5000个陕西人。 这个革命军将领,就是冯玉祥手下的大将——宋哲元,而这5000人,却不是普通的老百姓。 1928年,北伐战争中国民党军一举拿下陕西境地。但以党玉琨为首的土匪风气让冯玉祥很是头疼。 虽然,党玉琨表面上屈服于冯玉祥,其实,他在陕西暗地里扩充自己的势力,还在陕西当地称霸。 不仅残害百姓,还盗取当地的历代古墓,把盗来的宝物当掉,来扩充自己的财力。 于是,冯玉祥响应百姓的号召的同时,也为了自己的利益派宋哲元去陕西剿匪。 说起宋哲元,他可是一个有爱国情怀和军阀意识,并具有很强作战经验的一个军官。 1885年,宋哲元出生在山东赵洪都村的一个读书家庭,他从小不仅爱学习,饱读诗书,还喜欢习武来强身健体。 他不仅爱读书,还受父亲的影响,产生了深厚爱国的情怀,让他从小就有想当兵报效国家的梦想。 后来,在他17岁的时候,为了能让更多的孩子能上学,他用自己的所学教孩子知识,还用木棍教他们习武。 1907年,宋哲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洋陆军第六镇随营武备学堂。并学会了很多军事战略方面的知识。 宋哲元毕业以后,他的才学受到了冯玉祥的赏识,直接把他收招在自己的麾下,同时赋予陆军中将的头衔。 他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率领手下的29军第一时间报名参战,在战斗他说:“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一句慷慨陈词。让全国斗志满满,成功了击退日本鬼子。 他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作战中的有勇有谋,让日本鬼在喜口之中以失败告终,可想而知,宋哲元在抗日战争中立下的功劳。 然而,在那个年代的生活是很贫苦的,不仅忍受日本侵略者的入侵,还要忍受大军阀和当地土匪的压迫。 当时在西北地区的军阀党玉琨,不仅压迫百姓,还带领他的残兵抢劫当地富有人家的财物。还抢劫当地的壮丁来扩充他的军队。 除去抢勒索抢劫之外,党玉琨还派人不断地盗取当地的古墓,他们将挖出来的古董都卖给了外国人。 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仅让我国古墓受到了损失,还让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流到国外,至今都没有完全找回。 他除了手段残忍之外,脾气也很暴躁,做起事心狠手辣的程度令人胆战心惊。在他带并抢劫的时候,很多反抗的百姓都死在了他的枪口之下。 就这样,党玉琨在当地成立了一个8千多人的土匪窝,并以国民联军第三军第一师在当地称霸,为所欲为。 虽然,党玉琨表面上臣服冯玉祥,其实,背地里作战不听从冯玉祥的调配,这一举动让冯玉祥很是苦恼。 于是,冯玉祥派有作战谋略的宋哲元前往陕西凤祥剿匪。 一开始,宋哲元并没有考虑到凤翔城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直接以攻城的方式和土匪开起了战斗,这让宋哲元的部队伤亡6千人,损失非常惨重。 后来,宋哲元开始分析凤祥城的作战部署,他让一部分人假意进攻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又让一部分人开始挖到凤祥城的地道。 经过半个月努力,宋哲元终于把地道打通了,并往里面装了7口棺材的炸药。 终于,在1928年9月5日上午10点,宋哲元按下引爆炸药的导火线后,凤祥城内大面积的塌陷了。 随着城墙被炸破,宋哲元带着军队和大炮乘虚而入,经过艰难地激励作战后,凤翔城被成功拿下,而党玉琨也在双方的混战中丧命了,并抓获了5000多名俘虏。 其中,宋哲元在搜城时还发现了上百箱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都是这么多年党玉偷盗古墓而获得的。 于是,宋哲元为了保护这些文物,派亲信的下属直接运输到西安城的文物保护中心。 宋哲元完成了剿匪任务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安置这5000名俘虏,按照以往的历史惯例,这些俘虏都是要通过教育收编的,还有的进行教育后被释放。 然而,宋哲元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为了清除当地土匪,为了让陕西百姓过上安宁的日子,他打算杀鸡儆猴,将5000名俘虏全部坑杀。 当老百姓知道5000名俘虏被坑杀的时候,所有到场百姓都一个劲的拍手叫道:“杀的好!” 这一事件发生后,宋哲元的名声被很多人质疑,有人说他冷血无情,有悖人道,5000名俘虏再不好也是鲜活的生命,他一声令下将他们全部杀死。 也有的人说:“宋哲元考把目光放到了国家的长远利益上,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安抚百姓。” 可以肯定的是,党玉琨的5000多名余党被杀之后,陕西其他的土匪都金盆洗手,弃暗投明,陕西又恢复了以往的安宁。这些都归于宋哲元的功劳。 在宋哲元看来,就算自己背上千古罪名,他也要杀掉这5000名俘虏,他只想以国家利益为重。
1964年2月,泰国军方缴了最后一批国民党残军的械,结果泰方前脚刚走,泰匪武赖温
【21评论】【4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