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3年3月,一具人皮被送进蜀王府,王妃看到后大叫一声:父亲!然后栽倒在地。原来这是开国大将蓝玉的人皮,前不久才被朱元璋实施“剥皮实草”刑罚,人皮剥下来后塞入到处,各地巡游以示效尤。 当蜀王府的大门被叩响后,一名风尘仆仆的锦衣卫校尉,将一个檀木长匣递到了蜀王妃蓝氏的面前。 当王妃打开匣盖后,竟然发现里面是一张人皮!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人皮背部中央四个朱红大字“逆臣蓝玉”! 不久前,这位曾北征大漠、立下赫赫战功的凉国公,经历了惨绝人寰的“剥皮实草”之刑。 而这张人皮,无声地宣告着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即便是开国元勋也不过是震慑天下的物品。 要说到蓝玉,他可绝对不是什么平庸之辈。 他身材魁梧,勇猛善战,是继徐达、常遇春之后,大明王朝最耀眼的将星之一。 捕鱼儿海一战,他率军深入漠北,一举击溃北元主力,俘获甚众,功勋卓著,被誉为当世卫青、李靖。 朱元璋也曾不吝封赏,赐爵凉国公,官至太子太傅,位极人臣。 然而,巨大的功勋与无上的荣耀彻底蒙蔽了蓝玉的心智。 他性格开始变得骄纵傲慢,捕鱼儿海大胜后,他竟敢私吞战利品的金银马匹,更胆大包天地强占被俘的元顺帝妃子,最终导致妃子不堪受辱,自尽身亡。 此事传到朱元璋耳中,已让他极度不悦。 然而凯旋途中,蓝玉更加过分。 深夜抵达喜峰关,仅因守关吏卒未能及时开门,他竟纵容手下兵将破关而入! 身为统帅,却无视关隘重地,简直就是目中无人! 随之而来的便是朱元璋的敲打,改封地、铸铁券刻其过,意在警示。 然而,蓝玉早已被功勋蒙蔽了双眼。 他还敢因不满位居他人之下,向皇帝质问:“吾不堪为太师耶?” 此言一出,彻底触动了朱元璋皇权的绝对权威,岂容臣子质疑挑衅? 朱元璋彻底起了杀心。 洪武二十六年,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落下。 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在诏狱的严刑拷打之下,蓝玉“供认”了其伙同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等一众功臣勋贵及朝中重臣,意图在朱元璋“藉田”仪式时发动政变。 这就是震动朝野的“蓝玉案”。 案件牵连之广,诛戮之惨,令人发指。 蓝玉本人被处以极刑,剥皮实草。 这种酷刑,将活人皮肤完整剥下,填充草料,制成“人偶”,在全国各地巡回展示。 其目的,绝非仅仅惩罚一个“逆臣”,而是要借此向所有天下臣民,尤其是那些手握兵权的藩王们,发出最严厉、最直观的警告。 皇权不容挑战,违逆者,当如此皮! 当它被运抵四川,抵达蜀王府时,蜀王朱椿,这位朱元璋的第十一子,同时也是蓝玉的女婿,目睹岳父如此惨状,心中悲恸难抑。 于是,他冒昧上书,请求将这张人皮留在蜀地,“以安亡魂,亦慰生者”。 或许是出于怜悯,朱元璋最终默许了。 蓝玉的人皮,就此结束了巡游,被收藏于蜀王府深处的角落。 蜀王夫妇或许每年会祭奠,但更多时候,它只是王府中一个被刻意遗忘的禁忌。 近两个半世纪后,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 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在四川,张献忠率领的大西军,如狂风般席卷而来。 成都城破,曾经显赫尊贵的蜀王府,在战火中沦为废墟。 大西军的士兵们闯入后在断壁残垣间肆意搜刮。 据一些野史笔记记载,他们真的在王府某个暗阁中,发现了一件相对完好、背部带有巨大缝合疤痕和烙字的人皮! 领头的士兵或许不识货,但随军见识较广的头目,辨认出那蟒纹衣饰的残片和“逆臣蓝玉”的字样,立刻意识到此物的非同寻常。 消息很快传到“八大王”张献忠耳中。 这位以彪悍和反叛著称的农民起义领袖,闻讯亲临现场。 当他看到那张人皮时,非但没有恐惧,反而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狂笑! “看呐!这就是朱洪武干的好事!如此暴虐无道,天岂不亡之?!” 在张献忠的授意下,这张人皮,被再次悬挂起来。 不过,这次的地点是成都的城头! 旁边还竖起一块醒目的木牌“洪武恶政,报应不爽!” 张献忠此举,用意深远。 他不仅仅是在泄愤或制造恐怖。他是在利用这张人皮,进行一场极具煽动性的政治表演。 这张来自洪武朝的人皮,在明末农民战争的烽火中,被赋予了全新的、极具颠覆性的政治符号意义。 它成为了明朝暴政的历史罪证,成为了起义合法性的标准。 无论张献忠发现这张蓝玉人皮的具体细节是否完全符合史实,这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本身,已然成为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历史隐喻。 朱元璋为了巩固朱家皇权,用蓝玉的人皮制造恐怖,试图以暴制暴,永绝后患。 然而,这种根植于暴力的统治,本身就埋下了崩溃的种子。 两个半世纪后,当明朝统治同样陷入腐败与暴虐的深渊时,新的反抗力量,同样信奉暴力手段的张献忠们,他们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将朱元璋的暴行作为推翻其王朝的利器。 权力若失去制衡与仁德,仅靠暴力维系,终将被更强大的暴力所吞噬。 主要信源:(搜狐网——原创张献忠拿下成都,在蜀王府找到明将蓝玉的人皮,揭开两百年前惨案)
1393年,蓝玉被朱元璋处死,还连累15000余人。行刑前,蓝玉指责朱元璋:“跟
【1评论】【1点赞】
安大人
张献忠屠川是否真有其事,非常可疑。屠城的是清军常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