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同意!”1992年在我国准备建造三峡大坝时,我国著名的水利学家黄万里老先生

杰彦评娱乐 2025-07-23 11:59:07

“我不同意!”1992年在我国准备建造三峡大坝时,我国著名的水利学家黄万里老先生公开表示,不支持建造三峡大坝,事实证明三峡大坝的修建好处非常大,那么当时黄老先生为什么要反对呢? 黄万里1911年出生于上海,家里书香门第,父亲黄炎培是著名教育家。他从小就聪明好学,1927年考进唐山交通大学,学的是桥梁工程,毕业后在铁路上干过实地测量。1934年他去美国留学,先在康奈尔大学拿了硕士,后在伊利诺伊大学成了中国第一个工学博士。回国后,他一头扎进水利事业,走遍长江、黄河,鞋底都磨破了,手里全是河道图纸。他在四川水利局当工程师,盯着岷江水流测数据,后来还当过甘肃省水利局局长,亲自改黄河治理方案。到了清华大学教书,他讲课条理清楚,学生们都服他。他最出名的就是敢说真话,50年代就因为黄河三门峡工程的设计问题提出过反对意见,事实证明他看得准,淤积问题真让工程吃了亏。他的学术态度从来都是科学第一,不怕得罪人。 1992年三峡大坝的论证会上,黄万里站出来反对,理由很实际。他研究过长江的水文,知道这河泥沙多,砾卵石含量高,建大坝容易在上游堆积泥沙,时间长了可能堵住重庆港,影响航运和水库寿命。他还担心大坝会挡住鱼类的洄游通道,像中华鲟这样的珍稀物种可能受影响,数量会减少。安全问题也是他关注的重点。当时国际环境复杂,技术资料要是泄露,大坝可能成为攻击目标,一旦出事,下游洪水泛滥,沿岸老百姓的损失无法估量。他拿三门峡工程举例,那时候泥沙淤积已经让下游农田受灾,三峡规模更大,风险只会更高。他不是反对发展,而是觉得这些问题没解决透,建议先把泥沙处理和生态保护的技术搞扎实,再决定动工。其他专家觉得防洪、发电、航运的好处太明显,风险可以靠技术解决,讨论下来多数人支持建 dam,但黄万里的意见还是让大家多想了几分。 三峡大坝1994年开工,2009年基本建成,成果摆在眼前。汛期水位控制得稳稳当当,中下游洪水少了,沿岸几百万人的家当保住了。发电量一年上千亿千瓦时,华中、华东的用电不那么紧巴巴了,还省下不少煤炭,环保又省钱。航运也顺畅了,万吨货轮能直接开到重庆,码头上一片忙碌。泥沙问题通过分期蓄水和定期冲沙处理,重庆港没被堵。生态方面,国家投钱建了鱼类增殖站,中华鲟的种群数量稳住了,水质也有改善。安全上,工程资料管理严格,周边防御措施到位,大坝运行稳如泰山,设计寿命几百年,维护技术也跟得上。 黄万里2001年去世,没看到三峡大坝的完工。他晚年还在清华大学研究水利,书桌上全是笔记。他反对三峡不是不爱国,而是怕风险伤了百姓。他的担忧让工程团队在设计时更注意泥沙和生态问题,间接推动了技术优化。三峡大坝现在是中国的骄傲,防洪、发电、航运、生态保护样样出色,证明了当初的决定没错。但黄万里的坚持也提醒大家,科学决策得听不同意见,哪怕是少数派的声音。

0 阅读:29

猜你喜欢

杰彦评娱乐

杰彦评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