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忠犬自居的卡德罗夫,终于露出了獠牙,而普京却已别无选择。阿塞拜疆、亚美尼亚连续

友绿聊历史 2025-07-23 12:26:31

以忠犬自居的卡德罗夫,终于露出了獠牙,而普京却已别无选择。阿塞拜疆、亚美尼亚连续同俄脱钩了,一向极为老实的车臣也开始变得躁动和不安分了起来。以“忠犬、永远的仆人”等口号自居的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也终于露出獠牙,试探性脱钩已在路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卡德罗夫算是给普京出了一道难题:如果要收拾车臣,那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也应当一并位列名单之上;如果不闻不顾,车臣就可以顺势摆脱俄罗斯的控制和影响。   据媒体报道,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于本月19日出席了第三届舒沙全球媒体论坛并回答了乌克兰记者的提问。   乌克兰记者的问题是如果从“战胜国”(指阿塞拜疆同亚美尼亚的纳卡战争)领导人的角度出发,给乌克兰提一个建议,阿利耶夫表示:“永远不要接受领土被占领”。   随后阿利耶夫开始解释为什么会这样说,但最终落于“永不放弃”四个大字,看起来就像是在鼓励乌克兰人民继续同俄罗斯战斗下去。   这样公开表态支持乌克兰,俄罗斯当然不会冷眼旁观,相反,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就在本月22日释放出了一个相当劲爆的消息,那就是阿利耶夫自始以来都从未支持俄罗斯。   言外之意是阿塞拜疆早就对俄罗斯生有异心,在当下时刻显露并不奇怪,因为随着欧盟和美国再度发起对于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俄罗斯已然成为明面上的弱势一方。   然而,渐渐同俄罗斯脱钩的国家又何止是阿塞拜疆,像亚美尼亚已自2023年以来连续缺席集安组织的各项会议。   此举被外界视作为是疏俄倾向再度加剧,因为亚美尼亚曾向集安组织提出武力干涉纳卡冲突以及提供必要军事援助的请求,但最终遭到拒绝,并直接致使亚美尼亚战败于阿塞拜疆。   对于亚美尼亚来说,这样的结果是难以接受的,更让人痛心和心寒的是俄罗斯竟然呼吁亚美尼亚同阿塞拜疆展开和平谈判。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算是俄罗斯对于亚美尼亚的双重侮辱,无法接受现状的亚美尼亚渐渐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反俄情绪。   发展到现在时,亚美尼亚对俄脱钩的倾向已经近乎明面化、公开化,算是和阿塞拜疆的对俄脱钩程度相差无几。   但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异动并非孤立,这样精彩的一幕怎么少得了同样位于外高加索地区并且相当好战的车臣?   虽然车臣方面仍然没有消息传出,然而,没有消息很可能就是最好的消息,这恰恰也是先提及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异动,做好大量铺垫的原因所在。   因为非常明显的一点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都选择脱俄后,车臣的反应不可能会这么平静。   接下来才是言归正传的重点内容,为什么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不借此大好机会表现自己,让自己在普京面前大出风头?   是卡德罗夫嗅觉不再灵敏,还是自身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亦或是卡德罗夫的真实立场态度已然在缄默不语当中得到了最好说明?   就目前的情况和形势来看,第三种假设最为突出最具可能,因为前两种假设不符合常理现实。   固然卡德罗夫的嗅觉不再灵敏,但忠诚度却是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毕竟卡德罗夫此前一直都鼓吹自己是普京的狂热粉丝和头号迷弟。   这样的政治觉悟怎么可能不会在当下作秀表现自己,尤其是在普里戈任叛乱事件在先的情形下。   至于卡德罗夫的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以致于不再能够高度胜任车臣领导人职务的说法则更加荒诞,因为卡德罗夫曾在今年5月底亲自辟谣,算是回应了传得沸沸扬扬的健康传闻。   今年5月28日,卡德罗夫的Telegram频道还发文宣传了俄政府总理米舒斯京访问车臣展台一事,媒体对此认为这是展示车臣和俄罗斯仍然极为亲密的最好例证。   既然车臣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仍然一如既往,而卡德罗夫的健康问题又得到了本人的否认,那么为何卡德罗夫没有在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接连脱钩之上公开发声表态呢?   这是非常值得商榷的一点,而按照卡德罗夫扮演的一贯角色角度出发来看,卡德罗夫是绝对不能容忍阿利耶夫和帕希尼扬挑战普京个人权威的。   事实上,有消息称,卡德罗夫曾在今年五月份对普京进行试探,不仅加强边境巡逻,而且大批俄罗斯官员遭到清洗,不再担任要职。   这样的行为举措看起来非常像是要同俄罗斯脱钩,但程度并不完全,可不管怎么说,卡德罗夫已经在给普京出难题了。   如果普京反对卡德罗夫的行为做法,要加强对于车臣的控制,那就相当于是不再信任卡德罗夫,未来车臣领导人要走马换将;如果普京不闻不顾,那么卡德罗夫很可能会脱钩成功。   脱钩成功之后的车臣也就和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一样,拥有更大自主权,如果普京还要维持大国地位,就必须要出手敲打卡德罗夫,只是情况是不是这样还要让时间来证明。   参考资料: 阿塞拜疆总统建议乌克兰:永不接受领土被占领|观察者网 卡德罗夫宣布车臣为主权国家?真相来了|澎湃新闻 亚美尼亚外长缺席集安组织外长理事会会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0 阅读:0
友绿聊历史

友绿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