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随时突袭俄领土?泽连斯基主动找上普京求和,谈判时间已定 战争已经打到这个份上,最不想停火的,可能不是乌克兰,也不是俄罗斯,而是北约。 三年过去,乌军不但没把俄罗斯拖垮,反倒是自己已经被榨干。从哈尔科夫到顿涅茨克,再到最近丢掉的红军城,乌东战线一节一节塌,前线兵力吃紧到什么程度?泽连斯基政府几次放风“征召女性入伍”,已经不是警告,而是底牌打光。 可就在乌克兰自己开始主动找台阶的时候,美国那边却调门骤高。7月中旬,美国驻非洲与欧洲陆军司令多纳休在德国放话称:如果有“必要”,北约部队可“以史无前例的速度”直接攻入加里宁格勒。 这是北约高官第一次公开威胁进攻俄罗斯本土——不是打代理人,不是援乌克兰,而是直接“跨线”。 北约逼乌打下去,泽连斯基却想收场 泽连斯基显然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他不是不清楚:一旦战火烧到俄罗斯本土,就意味着俄方可以名正言顺地使用“所有手段”,包括核武。真打进加里宁格勒,俄罗斯不会再克制什么红线问题——那不是战场问题,是国家生存。 所以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矛盾的局面:北约高官话越喊越猛,乌克兰却悄悄在土耳其定了谈判时间。 据路透社7月21日披露,在泽连斯基“提出请求”后,俄乌双方已敲定将在本周三于土耳其展开新一轮谈判,为期两天。虽然普京明确拒绝面对面会谈,但安排重启接触本身就已经说明问题——乌克兰不是逼着俄谈,而是求着俄谈。 俄罗斯这边态度并不软。克宫发言人明确讲,双方对“战争该如何终结”存在根本分歧。翻译一下就是:乌克兰愿意退一步,俄罗斯不打算停。 但俄方还是去了。哪怕只是交换战俘、设定人道走廊,甚至只是拉拢部分中立国继续做中间人,都是当下可以接受的“战术谈判”。 泽连斯基没有选项了。兵源枯竭、财政干涸、前线节节败退,再不收手,就是“战败协议”,不是和平协议。 这场仗拖得越久,越对美国有利 美军的判断很现实:不让乌克兰赢,也不让它彻底输。只要乌克兰能维持一条战线,就足够美国继续消耗俄罗斯。而这一逻辑的前提,就是乌克兰必须不断有人填上去。 2022年初,北约还扮演“保卫民主”的人设;到了2025年,只剩下两件事:援弹药、喊口号。 加里宁格勒之所以被拉出来威胁,不是因为美军真准备发动进攻,而是要让俄罗斯不敢松懈,保持对西线的战略戒备。普京不敢把主力从波罗的海完全抽走,不敢放松芬兰方向的核力量配置,这本身就是战略牵制。 从战场表现来看,俄军今年以来已经形成了清晰的攻势节奏——无人机火力压制、超远程炮兵消耗、再辅以突击营分段推进。乌军防线则越来越依赖西方补给,一旦中断,整个体系就会连锁崩塌。 而这种状态,对北约是“刚刚好”。俄罗斯被牵制在乌东,兵力无法转用于南高加索、中亚、中东;中国方面看着局势胶着,也不方便出手重构中俄军事协同;至于欧洲,只要战线没推到波兰边境,就还能继续扮演“文明世界”的观察者。 北约最怕的不是乌克兰战败,而是战败得太快。 泽连斯基“开窍”,不再当别人的挡箭牌 过去三年,泽连斯基本人一直在演“铁血总统”,哪怕后方城市挨炸,哪怕国内动员口碑崩盘,他也坚持不谈判。可从今年夏天开始,他的行事风格变了。 频繁访外、低调联系中立国、绕开欧美直接向俄罗斯放话,他越来越像是在为“下台体面”做准备。 尤其是最近谈判前夕,泽连斯基没有发布任何强硬言论,反而保持极度克制,这不像是一个准备继续对抗的领袖,更像是一个在找“政治下坡路”的谈判代表。 如果这轮谈判真能开启,哪怕只是交换战俘或达成局部停火,那也意味着俄乌关系已经从“全面战争”开始向“有限交火”转化。 而这背后的关键,不是军事实力的对比,而是泽连斯基认清了形势:再打下去,他将不再是乌克兰的领导者,而是北约棋盘上最后一枚可被弃用的棋子。 参考资料: 《北约高官威胁攻打俄本土 加里宁格勒成为焦点》路透社 《泽连斯基请求重启谈判 俄乌将于土耳其接触》法新社
俄罗斯最先进的导弹在基辅炸了三年,结果乌克兰高层们照样活蹦乱跳。最近普京终于回
【8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