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外长访菲,开口就说“支持菲律宾在南海的权益”,不料下一刻就彻底破防! 蒙古外长巴特策策格5月访问菲律宾时,突然在联合声明中支持菲律宾在南海的权益,两国相隔太平洋与西伯利亚,本应讨论羊毛出口或农产品合作,这份声明却塞进南海议题,如同在奶茶里加辣椒味道怪异且不合时宜。 巴特策策格此举源自蒙古的“第三邻国政策”。这个被中俄环抱的内陆国,近年试图通过强化与美日等国的关系来平衡地缘压力。 美国则投其所好,既邀请蒙古参加“可汗探索”多国维和军演,又承诺协助开发稀土资源。 2023年,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访美时,双方明确将深化关键矿产合作,美国甚至提出以“创新方式”帮助蒙古突破内陆国的物流瓶颈。 菲律宾同样嗅到机会,马科斯政府在中期选举中受挫后,急于拉拢国际支持以巩固对华强硬立场。 2025年5月,菲方借蒙古外长到访之机,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条款写入联合声明,试图把蒙古绑上“印太战略”战车。 但蒙古宪法从未赋予政府介入海洋争议的权限,其历史上也从未对南海问题表态,此次突然“跨界”引发外界质疑。 美国的幕后推动痕迹明显,自2003年起“可汗探索”军演规模逐年扩大,2025年更有23国参与。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通过军演向蒙古输送装备与技术,与此同时美国驻蒙大使馆2024年秘密推动“第三邻国战略”升级,要求蒙古在印太安全事务中扮演更积极角色。 这种互动让蒙古逐渐成为美国战略棋盘上的一枚棋子,但蒙古的冒险之举面临现实风险。 2023年中蒙贸易额突破130亿美元,占蒙古外贸总额近80%,其90%的矿产出口依赖中国港口转运。 若过度激怒中国,蒙古可能面临物流通道受限的困境,俄罗斯作为蒙古能源供应方(65%能源消耗来自俄罗斯),对蒙古倒向西方的趋势保持警惕。 2024年俄乌冲突期间,蒙古因拒绝谴责俄罗斯而遭西方批评,却也凸显其难以完全脱离中俄的地缘现实。 中方已对蒙古发出明确警告。 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南海问题应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对话解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分析人士指出,蒙古若继续在南海问题上玩火,中方可能采取限制矿产过境、暂停能源优惠等反制措施。 这种压力在蒙古国内已引发争议,有议员公开质疑政府“用虚幻的国际支持换取现实的经济风险”。 这场外交博弈的结局尚未明朗,蒙古试图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却可能因高估西方承诺而付出代价。 菲律宾虽暂时获得声援,但其在南海的挑衅行为已引发中国海警的强力反制。至于美国,其真正意图是借蒙古牵制中俄,还是真心支持蒙古发展,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蒙古外长访菲,开口就说“支持菲律宾在南海的权益”,不料下一刻就彻底破防! 蒙古
沃克笔下趣事
2025-07-23 16:33:51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