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关系的起伏与教训
李先念在1969年访问阿尔巴尼亚时,面对阿方领导人谢胡的无理要求,心中充满疑惑与不安。双方的会谈持续了六个多小时,气氛逐渐紧张。谢胡毫不犹豫地表示,从未考虑过偿还中国的援助,这让李先念感到震惊。阿尔巴尼亚的态度似乎在暗示,中国的援助被视为理所当然,缺乏应有的珍惜。
随着时间推移,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逐渐被对方视为一种义务。耿飚大使的观察让中国高层意识到,阿尔巴尼亚并未真正理解援助的意义。李先念在会谈中听到的各种要求,远远超出了中国的承受能力,令他感到窒息。最终,中国决定调整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政策,强调实效性与受援国的努力。
1978年,中国全面终止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标志着两国关系的转折。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需要建立在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而非单方面的付出。阿尔巴尼亚政府在2020年主动提出归还一艘报废的火车渡轮,象征着对过去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