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埃及开罗的谈判室里,电风扇有气无力地转着,吹不散满室的烦躁。 埃及

小怪兽说热点 2025-07-23 18:54:09

1979 年,埃及开罗的谈判室里,电风扇有气无力地转着,吹不散满室的烦躁。 埃及空军准将把歼 - 6 的技术手册往桌上一摔,阿拉伯语混着法语的抱怨像冰雹砸过来:“这种 1950 年代的古董,连米格 - 21 的尾烟都追不上,还想跟我们要美元?” 中国代表团团长刘国民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衬衫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 —— 这已经是僵持的第三天,再谈不拢,不仅歼 - 6 卖不出去,连之前修复安 - 24 运输机攒下的好感,恐怕也要烟消云散。 墙角的铁皮柜里,锁着刘国民连夜核算的成本账。1979 年的中国,外汇储备只有 8.4 亿美元,相当于全国每人 1 美元。 歼 - 6 生产线要维持,沈飞的工人等着发工资,这笔军贸不是生意,是救急。 可埃及人吃定了中国急需订单,一会儿嫌航电系统落后,一会儿说维护成本太高,最后干脆摊牌:“要么半价,要么用棉花抵账。” 刘国民望着窗外金字塔的轮廓,突然想起三天前在安 - 24 维修车间的场景。埃及机械师对着苏联留下的线路图愁眉不展,中国工程师用铅笔在图纸上打了个叉:“这样改,能省 30% 的油耗。” 那一刻,埃及空军参谋长眼里闪过的惊讶,不是装出来的。他猛地站起身,对翻译说:“请告诉将军,我们想做个演示。” 演示场设在开罗西郊的空军基地。当中国飞行员驾驶歼 - 6 做出 “桶滚” 动作时,埃及军官们发出低低的嘘声 —— 这种动作米格 - 21 也能做。 可接下来,飞行员突然拉杆爬升,在 3000 米高度关闭发动机,机身像燕子一样滑翔,最后在跑道尽头 100 米处稳稳重启。“这是‘空中滑翔’战术,” 刘国民指着仪表盘解释,“在越南战场,我们用这个甩掉过 F-4。” 埃及准将还是摇头:“花架子,实战没用。” 这句话像针一样扎在刘国民心上。 他回到使馆,翻出所有关于埃及军方的资料,当看到 “穆巴拉克曾担任空军司令,1976 年访华时参观过沈飞” 的记录,一个念头突然蹦出来:绕开空军,直接找穆巴拉克! 这个想法太大胆了。副团长急得直摆手:“这不符合外交程序,万一被拒,连回旋余地都没了!” 刘国民却盯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程序是死的,机会是活的。穆巴拉克懂空军,他知道我们的飞机能打仗。” 通过中国驻埃大使辗转联系上穆巴拉克办公室时,对方只给了 15 分钟时间。刘国民揣着越南战场的歼 - 6 战绩表,在总统府的走廊里反复演练说辞。 见到穆巴拉克的那一刻,他没说价格,先递上安 - 24 的维修报告:“您看,我们不仅卖装备,更会让装备活起来。” 穆巴拉克的手指在歼 - 6 的照片上停顿了很久:“我知道这架飞机,在你们手里,它打赢过比自己先进的对手。” 刘国民趁机补充:“埃及有大量米格 - 19 的维护设备,歼 - 6 可以兼容,不用额外花钱。我们还能转让部分技术,帮你们建维修厂。” 这句话说到了埃及的痛点 —— 他们受够了苏联的技术封锁。 15 分钟的会面延长到 40 分钟。最后,穆巴拉克拿起电话:“告诉空军,按中国朋友的方案谈。” 挂电话时,他对刘国民说:“我信你们的诚意,更信能把落后装备用出战斗力的民族。” 签约那天,埃及空军的代表脸色依旧不好看,但笔还是落在了 1.67 亿美元的合同上。这笔钱,相当于当时中国全年外汇收入的 20%,直接救活了三个濒临停产的军工厂。 更重要的是,埃及成了中国军工的 “活广告”—— 伊拉克看到埃及用歼 - 6 执行边境巡逻,也跟着订了 100 架;沙特更是带着现金来谈东风导弹的合作。 多年后,刘国民在回忆录里写:“1979 年的开罗,最热的不是太阳,是我们心里的火。” 那把火,烧退了 “中国制造落后” 的偏见,也烧出了中国军贸的第一条生路。 参考来源:文汇网--1979年,中国代表团带着5美元去“卖军火”,换回1.67亿美元

0 阅读:56
小怪兽说热点

小怪兽说热点

小怪兽说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