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这回又在南海“刷存在”了。 “戴高乐”号航母昂首驶入吕宋海峡,打着“克莱

秋恒看军事 2025-07-24 11:21:05

法国人这回又在南海“刷存在”了。 “戴高乐”号航母昂首驶入吕宋海峡,打着“克莱蒙梭-25”环球航行的幌子,想在印太找回点法国昔日帝国的影子。可惜他们一头撞上了现实:中国海军派出40艘舰艇“围观”,连“山东”舰都来了,搞得这支欧洲头牌航母编队像误闯进大场面的路人甲,悄悄贴边离场。 这场面,说是“航行自由”,看上去更像“赶紧溜走”。 法国海军在海外秀肌肉,这几年越来越像一出脱力的哑剧。刚离开地中海,就先被俄军苏-35贴脸“问候”,转身进入阿拉伯海,胡塞武装又端起火箭弹对着他们瞄。到了印太,原以为能撒个野,结果在南海被中国海军正面碾压。这哪是什么“远征航行”,分明是一趟被现实按在地图上来回摩擦的“战略观光”。 法国海军军官都忍不住吐槽:在南海,中国出动了30到40艘大舰艇,是地中海舰队数量的几倍;“戴高乐”号刚露头,立马被中国军舰锁定跟踪。讲白了,他们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在台海、南沙这些敏感区域根本不敢硬闯,怕的是一不小心把航母搁进去出不来。 最讽刺的是,这些海军尴尬,不光是法国的。整个欧洲都在经历类似的“战略裸奔”。 胡塞武装,一群穿拖鞋的民兵组织,如今成了欧洲海上霸权梦的终结者。他们在红海打下两艘与以色列有关联的商船,欧洲船东慌忙向美欧求救,却被一句“相关海域无军舰部署”冷处理。真相赤裸裸地摆在眼前:欧洲在关键区域根本没有有效的海上投送能力,连自家商船都保不住。 于是我们看到,法国、英国、意大利开始一股脑往亚太派航母,看似进取,实则色厉内荏。他们不是来“维持秩序”的,是来刷脸的,想靠几艘老掉牙的航母换点国际话语权。但世界不再是冷战时代那个节奏了,你带着瘦弱的海军横穿五大洋,迎面撞上的是中俄这样的实打实大国军力。你真要“维稳”,它们是真有能力让你“稳定”地掉头走。 更别说欧洲海军自己也心知肚明问题在哪。资产有限,军费捉襟见肘,舰队老化,兵员不足。英国那艘“伊丽莎白女王”号出海前还得拉着荷兰、加拿大混搭编队当护卫舰用;法国则动不动就把“戴高乐”号开出去“打卡”,但每次遇到强对手都保持“战术隐身”。 更荒唐的是,明知这些问题解决不了,他们还一边哭穷一边扩大“派兵部署”,典型的“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欧洲媒体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干脆泼了盆冷水:即便现在开始扩军造舰,真正能形成部署能力至少得十年起步。 可惜,现实不会给你十年。俄乌战场就是照妖镜,照出欧洲军力中看不中用。法国德国英国都动员不起几万人持久作战,更别说长期维持一支全球部署的蓝水海军。现在中东冲突升级、红海危机扩大,连商船都要靠印度或中国来护航,昔日的“欧洲秩序维护者”已经退化成“海上陪跑员”。 这也让所谓“欧洲重返印太”的战略幻梦彻底现了原形。说是“重返”,其实压根就没站稳过脚。没实力、没威信、没底气,只靠嘴硬和航母作秀,撑不起任何战略存在。 而美国的算盘也够冷血:让盟友顶在第一线,自己躲在后头“战略控制”。欧洲国家满腔热情想分一杯“印太蛋糕”,结果是被推上了替美国探路的前哨。他们真以为这场全球大棋局有他们的座位,殊不知棋子就是棋子。 一支连胡塞武装都打不过的海军,还妄想用航母压制中国海军,这不是战略幻想,是集体妄想。等哪天真把航母弄丢了,法国政坛恐怕连给民众交代的语言都编不出。 梅尔科利亚诺说得直白:“对欧洲来说,真正的代价可能还没到。”这一句预判,大概会成为接下来几年欧洲海军命运的墓志铭。 参考资料:《 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航母在亚太遇到40艘中国军舰和山东舰-杭州日报 》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秋恒看军事

秋恒看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