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战,第一波爱国力量来了。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国H20芯片,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采访时公开表示支持国产芯片。 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目前360对于芯片的采购在往国产芯片方向转。” 说起这H20芯片,它原本是英伟达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一款AI芯片,性能大概只有英伟达顶级H100芯片的15%到30%,主要用在一些垂类模型的训练和推理上。 美国之前为了限制咱们的AI发展,把H20给禁了,结果英伟达自己也吃了大亏,光库存损失就计提了45亿美元。可现在眼看着咱们国产芯片有了起色,美国马上就改了主意,允许H20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周鸿祎在采访里说得很实在,他承认国产芯片和英伟达的产品确实有差距,但他觉得必须得咬牙坚持用国产的。只有用得越多,国产芯片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美国这次解除H20的限制,算盘打得叮当响。一方面,英伟达能重新在中国市场卖芯片,把之前的损失补回来。根据测算,恢复销售H20预计能在本财年给英伟达带来最高150亿美元的收入。 另一方面,美国想通过H20的性价比优势,把国内企业重新拉回对美国芯片的依赖上。他们觉得只要让中国的开发者对美国技术“上瘾”,就能继续掌控咱们的芯片市场。 不过,美国的如意算盘可能打错了。这几年,咱们的国产芯片一直在默默发力。寒武纪的思元590芯片性能能达到英伟达A100的80%,而且还在加速出货。 就拿百度来说,他们用“昆仑芯P800”构建的国产万卡集群,已经通过了专业测评,在核心维度上拿到了最高等级的“五星级”。这些成绩都说明,咱们的国产芯片并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而是有实实在在的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国内企业对国产芯片的支持已经形成了一股潮流。在H20被禁售的那段时间里,阿里、腾讯这些互联网大厂,还有联通、移动这些运营商,早就提前扫货了10万颗以上的国产芯片。就算现在H20回来了,他们对国产芯片的需求还是在不断增长。毕竟,经历过“断供”的阵痛,谁都不想再把命运拴在别人的腰带上。 当然,咱们也得承认,国产芯片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比如说,英伟达的CUDA生态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大量的开发者和应用,而咱们的国产芯片在这方面还得加把劲。 另外,在高端制程上,咱们还得依赖国外的设备和技术。就像汽车芯片,国内的自给率还不到10%,很多关键设备都得从国外进口。 但是,困难再大也难不倒咱们。国家一直在政策上支持芯片产业,各地的智算中心和运营商都在大力采购国产芯片,为国产替代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市场空间。 而且,国内的芯片企业也在不断创新,不仅性能在提升,还在努力构建自己的软件生态。寒武纪更是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盈利,这说明咱们的国产芯片正在从“输血”走向“造血”。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国产芯片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扩大。以前,大家可能觉得国产芯片只能用在一些低端领域,但现在不一样了。像AI推理、智能驾驶这些对芯片要求很高的场景,国产芯片也开始崭露头角。 不过,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美国这次解除H20限制,虽然表面上是“松绑”,实际上是一场更隐蔽的“芯片战争”。他们想通过H20的性价比优势,把国产芯片刚打开的市场重新抢回去。 就像周鸿祎说的,H20更适合做推理,而推理对芯片的要求相对较低,这时候国产芯片的性价比优势就更明显了。但美国肯定不会甘心失败,未来说不定还会有更多的“阴招”等着咱们。 从更大的层面来看,芯片战其实是一场国运之争。谁掌握了芯片技术,谁就能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美国之所以对咱们下狠手,就是因为他们害怕咱们在芯片领域实现自主可控。 但历史已经证明,任何外部的打压都阻挡不了中国科技进步的步伐。就像当年的高铁、盾构机,咱们从无到有,一步步做到了世界领先。芯片领域也一定能复制这样的奇迹。 现在,周鸿祎这样的企业家已经站出来为国产芯片发声,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要真正实现国产替代,还需要更多的企业、科研机构和政策的支持。 美国解除H20限制这招虽然阴险,但咱们也不是吃素的。国产芯片已经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而且势头越来越好。只要咱们能团结一心,坚持用国产、支持国产,就一定能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让中国的芯片产业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芯片战,第一波爱国力量来了。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国H20芯片,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
流水梦寒月影
2025-07-25 00:27:27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