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恩溥 1969 年在台北病逝时,已无直系男丁:他的长子张允贤早夭,身后只留下女儿,而按天师道“传男不传女”的祖制,女儿不能继承法统。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洞天寻隐·纪念|王岗:与施舟人先生交往的二、三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宗教志》) 淮海战役结束的时候,国民党在大陆快撑不住了。 老蒋琢磨着得转移金银财宝和重要物件,连带着一批文化人也要弄去台湾。 这里头有个大人物,就是道教正一派的第63代天师,名叫张恩溥。 张恩溥在龙虎山住得好好的,平日里就是管理道教事务,谁想到突然卷入这场大搬迁。 他本人压根不想走,可蒋介石那边放话了。 这些要紧人物,不听话带走,那就按“毁掉”处理。 张恩溥为了家里人的安全,也为了以后还能吃上饭,只得点头答应去台湾。 就在他慌慌张张收拾行李那会儿,解放军发起了渡江战役,这下一家人急急忙忙逃难,啥都顾不上了。 祖传的那些要紧东西,像镇邪宝剑、压箱底的符箓,都落在龙虎山,最后只来得及揣上那枚“阳平治都功印”。 到了台湾,张恩溥发现这地方跟老家龙虎山根本没法比。 他憋着劲儿想把道教的香火延续下去,先是牵头搞了个台湾道教协会,后来又弄出个中华道教总会,他自己当会长。 可台湾这地方,社会风气跟大陆不同,越来越现代化,年轻人都喜欢新鲜玩意儿,对传统的道教兴趣不大。 虽然道观还在,但进香的信徒一年比一年少,道教这面招牌,眼看着一天天冷清下去。 老蒋刚开头还对张天师客气点,毕竟他是道教领袖嘛。 可时间长了,一看道教在台湾掀不起大浪,派不上啥用场,老蒋也就不怎么搭理他了。 张恩溥在台湾的晚年,基本上就是靠自己挺着,国民党那边再没什么支持。 张恩溥自己也知道难处大得很。 他最愁的不是别的,而是这祖传的天师之位,眼看就要断在自己手里了。 按照老规矩,天师必须是嫡亲儿子接任。 张恩溥的大儿子叫张允贤,可惜很早就过世了。 担子自然落到二儿子张允康身上。 张允康这孩子挺聪明,书念得好,后来还跑去德国留学,学的全是现代科学。 他对摆弄烧香拜神、画符念咒这套东西打不起精神,对继承老爹的天师位子更是避之不及。 张恩溥心里着急啊,派人找儿子谈了好几次,道理讲得口干舌燥,说这传承可是千年的规矩,祖宗基业不能丢。 可张允康铁了心,不管老爹怎么劝,他就是觉得干不了这事,死活不肯点头。 张恩溥磨破嘴皮也没用,只能眼睁睁看着传承这条道上,亮起了红灯。 到了1969年,张恩溥在台湾咽下最后一口气。 他一走,天师继承的事儿立刻成了一锅热粥。 张恩溥的侄子张源先站了出来,宣布自己代理天师事务。 开头大家看他忙前忙后,也没多说什么,算是默许了。 谁知道等他在位置上坐稳,翅膀硬了,干脆把“代理”俩字甩掉,召集几个长老和一些信众,锣鼓喧天封自己做了“第64代天师”。 这一下,很多人就不服气了。 头一条,张源先不是张恩溥的亲儿子,根本不符合祖制。 第二条,天师的重要信物,像祖传的宝剑和符箓都在大陆没带来,光凭一枚阳平治都功印,分量还是不够。 保守的老派觉得他坏了规矩,年轻人又觉得他不够格代表道教。 反对的声音就一直没断过。 矛盾一直拖到了2008年。 那会儿张源先年纪也大了,正琢磨着自己之后该谁来接班呢,半路上突然杀出个人来。 有个中年男人叫张美良,跑到公众面前拍胸脯说,自己才是张恩溥的亲儿子。 他还亮出证据,那枚真真正正的阳平治都功印,外加几张证明身份的纸。 不少信众一看就有点信了,毕竟信物在他手里。 但是张源先虽然没信物,但他在台湾经营几十年,上上下下也笼络住不少人。 两边就这么僵住了,谁也压不倒谁,争来争去没个了断。 紧接着,又冒出个搅局的。 张恩溥一个叫张道祯的远房亲戚站出来,指着张美良的鼻子说: 你根本不算张家人!你是张恩溥后娶那房老婆带过来的儿子! 张道祯不光揭底牌,还四处活动,用钱开路,请客送礼,拉拢教内长老。 折腾一通后,他干脆也跳上台,宣布自己是“第65代天师”,连登坛继位的仪式都搞了。 这下好了,场面更乱了,一个天师位置,冒出三个说法,谁也甭想让大家心悦诚服。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张恩溥1969年在台北病逝时,已无直系男丁:他的长子张允贤早夭,身后只留下女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7-25 02:37:38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