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都看不下去了!”浙江杭州,一男子连续多日到路边的爱心冰箱拿水,原本规定是每人只能领1瓶水,他却用塑料袋打包装走多瓶!不仅如此,他还伸出手指对着摄像头挑衅,全然不顾监控的警报。志愿者熬夜蹲点,终于等到了男子,可男子却表示“爱咋咋样”! 一段视频,成了全网讨论的焦点。 画面里,一名穿代驾马甲的男子总在凌晨两三点钟出现,每次都拎着塑料袋,把冰箱里的水一摞摞往袋里装,一次就拿走好几瓶。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他明明知道头顶有监控,却一点儿不避讳,拿完水还对着镜头做些侮辱性的动作。 乍一看,没什么特别,可要知道,这是爱心人士设立的爱心冰箱,旨在为那些在炎炎夏日下辛苦工作的劳动者提供一份清凉。 一般情况下,大家只是取一瓶,从不浪费。 而男子的行为,却像是来免费进货的,践踏社会的善意。 而据管理方说,代驾男子“免费”进货了不止这一次。 有回冰箱里没水了,他居然对着摄像头指指点点:“怎么一瓶都没有了!” 还有一次,他的行为触发了监控警报,却像没事人一样把水打包好,挥着手说“谢谢你啊,走了,再见”,那语气里的戏谑藏都藏不住。 附近的人说,这人几乎天天来,大家都知道冰箱里的水是给户外工作者留的,劝过他好几次,可他根本不当回事。 管理方实在看不下去,让志愿者凌晨蹲守。志愿者熬到凌晨两点多终于堵住了他,告诉他不能多拿,他却脖子一梗:“我又没浪费,家里就我一人,爱咋咋地!” 志愿者把多拿的水放回冰箱,跟他讲道理,说这样传出去对家人不好,可他连理都不理,转身就走。 这段视频发到网上后,网友顺着他衣服上的标志找到了所属的代驾公司,可公司始终没回应。 有人说,几瓶水不值钱,犯不着较真,但更多人觉得,这不是水的事,高温天里,环卫工顶着四十度的太阳扫街,渴得嗓子冒烟,走到冰箱前却发现空空如也。 外卖小哥跑了一天单,想喝口冰水降温,打开冰箱门却啥也没有。 这些本应被善意滋养的人,却因为别人的贪婪,连份基本的清凉都得不到。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样的事不止发生在杭州。 在河北定州,有个爱心驿站专门给户外工作者准备了饮用水,棚子上挂着横幅,冰箱上贴着提示:“仅限工装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按需拿取,24小时监控。” 可七月十六日凌晨,一名男子开着三轮车来,分几次把近二十件水搬上车,装满后还把驿站的横幅扯下来扔在地上,扬长而去。 驿站负责人气得报了警,现在警方还在调查。 江西景德镇的爱心冰柜也遇到过类似情况。 有个女子骑电动车来,一次就拿走八瓶水,四小时后又折返回来接着拿。 老板说她至少来过七八次,员工劝她少拿点,她还反问:“你这不是免费的吗?” 广东揭阳的二手车行门口,老板放了台爱心冰柜,里面有水还有凉茶,每天补好几次货,可总有人蹲在冰柜前“进货”,有位大爷直接把塑料袋塞得满满当当。 老板在冰柜上贴了“一人一瓶,谢绝‘进货’”的提示,员工通过摄像头喊话制止,可还是拦不住那些想占便宜的人。 面对这些事,大家的态度各不相同。 杭州的管理方觉得“几瓶水犯不着报警”,靠志愿者劝说,景德镇的公司把监控发上网,希望提醒大家自觉,定州的驿站选择了报警。 律师说,这种多拿水的行为可能构成违约或不当得利,虽然金额小够不上侵占罪,但如果明知规定还公然多拿,也可能涉嫌盗窃,累积起来损失大了,管理方可报案或通过法律索赔。 新华社也关注到了杭州的事,特意报道了市民接力给爱心冰箱添水的温暖场景,字里行间都是对这种偷水行为的不认同。 网友们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缺的哪是水啊,是德行!”“爱心不是让你这么糟蹋的!” 其实这些年,爱心冰箱不止遇到过糟心事,更多时候还是暖心事。 宿迁有个小伙搭的爱心冰柜,开放一个月来,总有人默默添水,从没空过,成都一家火锅店的爱心冰柜开了六年多,每周都有市民来捐水捐钱,有位老师专门带着女儿从新都赶来,一下子添了十五箱水,就想让孩子知道帮人的快乐。 这些“搬不空的冰柜”,靠的是大家的自觉和善意。 可见爱心冰箱装的不只是水,更是大家对身边人的体谅。 而当贪婪的手一次次伸向它,冻伤的不只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还有那些愿意付出善意的心。 希望这样的事能少一些,让街头的爱心冰箱永远装着清凉,也装着城市的温度,别让一份好心,最后凉在了少数人的自私里。
浙江杭州,女子在网上下单了45只雪糕,共花了139元。随后,女子后悔了,申请了退
【21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