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电影戏台乱世中艺术与尊严的求生陈佩斯曾说过,喜剧创作就是三翻四抖。
铺垫铺垫再铺垫翻包袱,每一个观众发笑的点都源于特别扎实的铺垫。
并利用身份差势与自我牺牲创造笑声,演员和观众的关系,观众是处于高位的,而非演员居高临下的好为人师。
换句话说,把忧伤留给自己,将喜剧送给观众。
如《主角与配角》中,陈佩斯有一句台词:“你管得了我,还管得了观众爱看谁吗?”
再看《孝子贤孙伺候着》,陈二小为老太太办葬礼,棺材当街散架,老太太从里面蹦出来,光天化日“诈尸”。
故事中,这本是陈佩斯的心酸和荒诞,应该辅以哭泣,但观众却早已捧腹,三翻四抖,以悲衬喜,看这种高级喜剧,观众会心一笑,不会为此羞耻,其中的讽刺精神,小人物精神还回味无穷。
可这位很干净的艺术大师,这种有内涵的陈佩斯喜剧,我们却多年未见。
曾以为很普遍,却发现是唯一,那种在尖锐敢拍的细糠作品里开怀大笑的稀缺情绪如今再难找到。
所以陈佩斯携《戏台》回归大银幕,不仅是与初代喜剧艺术家的久别重逢,更是全民期待的看到就是赚到。
虽然睽违已久,但《戏台》依旧内含锦绣。
有传承不变的坚持,也有讽刺拉满的力度,与时俱进的改变。
阴差阳错的喜怒哀乐和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结合的严丝合缝,像《茶馆》,有老舍那味儿,三言两语勾出人物轮廓,荒腔走板演绎悲情内核。
这世道荒诞,牛鬼蛇神、三教九流都得捧。
大字不识一个的大老粗,摇身一变成了大帅,你再看不上也得笑脸相迎,从而捧出了三番戏台。
一番在戏园子,滑稽版霸王别姬上演,送包子的扮成了西楚霸王,二番在北京城,为活命,离题万里也得叫好,南城霸主刘八爷多牛,一个窟窿眼儿立马退场。
三番在民国里,乱世下命如蝼蚁都是浮萍一片,今天赵钱孙李称王,明天周吴郑王称霸,有人喜欢乌江自刎,有人想看刘邦上吊,是不合规矩但随波逐流能活。
期间,大帅与大嗓儿的身份差势,三翻四抖的真假霸王,乱作一团,啼笑皆非。
但哄堂大笑藏不住一个“悲”字,这个“悲”字不好演,差之毫厘便谬以千里,尘世笑谈就成了荒唐闹剧。
需让结构为骨架,人物为血肉,形先似,才能唱念做打筑戏台,再借由贴脸选角,全员实力出演,神再似,方见风云变化演历史。
如台上的角儿,尹正的金啸天,余少群的凤小桐,一看就有基本功,他们就是霸王和虞姬,不出戏便入戏。
台下的黄渤,大嗓儿憨傻单纯,一来二去间,每一个表情都恰到好处,每一个死出都恰如其分,陈佩斯的班主狡黠圆滑,左右周旋,对戏认真,对艺术尊重,从微小的动作细节到神情状态都有极强的感染力。
还有两面三刀的吴经理,见风使舵的徐明礼,兼具草莽气质与阴森冷漠的洪大帅,以及五庆班叫嚣着“我是霸王”的后生,嘟囔着“不合规矩”的老辈,生命威胁下的众生,全都有效演出,为《戏台》添砖加瓦。
正因为他们的精准传达让《戏台》以小见大,得见芸芸众生,人间百态。
侯班主有本事,可枪指脑袋也不敢硬气,凤小桐重气节,可一人的高风亮节没有戏班全体的命重要,大帅够威风,可大炮一响还不是抱头鼠窜。
于时代而言他们都是小人物,左右不了时局,但守住本心就做得了自己的主。
精神点,一字不改上台,别丢份,艺术的纯粹就该地道,好样的,一发入魂,不失风骨。
戏台搭好,粉墨登场,走进《戏台》,人生如戏,走出《戏台》,戏如人生。
电影正当夏大v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