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国防部:本次冲突系泰方率先开火 且动用重型武器及战机。 柬埔寨国防部7月24日召开紧急记者会,发言人玛丽淑洁达指控泰国军队当天动用重型火炮和F-16战机,对柬埔寨边境平民区实施蓄意攻击,造成至少3个村庄受损,数百名平民被迫撤离。 泰方则反称系"反击柬埔寨武装渗透",双方各执一词使边境局势骤然紧张。这场冲突不仅打破了持续两年的相对平静,更暴露出东南亚国家间领土争端的复杂性和危险性。 冲突细节引发严重关切。柬埔寨公布的无人机画面显示,泰国炮兵阵地向柬方境内发射了超过200枚155毫米榴弹炮,落点集中在居民区方圆5公里范围内。 更令人震惊的是,泰国空军出动两架F-16战机低空掠过边境线,这种军事冒险行为极易引发误判,柬军方透露,泰军使用的炮弹中混入了国际禁用的集束弹药,已造成一名儿童重伤。 平民伤亡触动国际社会。联合国驻柬埔寨办事处证实,冲突已导致17户民宅被毁,200多名村民逃往临时避难所,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报告指出,被袭村庄没有军事设施,泰国所谓的"打击武装分子营地"说法缺乏证据支持,这种滥杀无辜行为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 能源安全是另一个隐蔽战线。柬埔寨去年建成投产的重油发电站位于冲突区域50公里范围内,虽然未受直接威胁,但泰国军方在边境部署的电子战部队曾短暂干扰该电站控制系统。 这种针对关键基础设施的软杀伤尝试,与近期缅甸境内输油管道遭网络攻击事件存在技术相似性,暴露出区域能源安全的新威胁形态。 冲突对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冲击已经开始显现,原定8月1日启动的柬老越三角区免签计划可能延期,三国酝酿多年的电力联网工程也被迫暂停技术磋商。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新加坡刚刚提议的"东盟联合海上巡逻机制"获得意外推动,马来西亚和印尼已明确表态支持将适用范围扩大到陆地边境。这种"危机驱动型"合作能否转化为长效机制,取决于各方能否超越零和思维。 从人道主义视角审视,平民撤离路线的规划暴露出严重缺陷。柬埔寨方面开放的三个避难通道中,有两个需要穿越雷区警示牌林立的老战场。 联合国难民署记录显示,截至7月25日凌晨,已有超过4000名边境居民涌入菩萨省的临时安置点,但当地储备的净水设备仅能满足60%需求。更严峻的是,正值登革热高发季节,密集安置可能引发二次公共卫生危机。 历史积怨是冲突深层诱因,柏威夏寺周边4.6平方公里争议领土的归属问题,可追溯至1907年法国殖民时期的模糊划界。2011年国际法院将寺庙判归柬埔寨,但泰国民族主义者从未接受,最新冲突恰逢泰国国会审议新财年国防预算,分析人士指出这可能是军方争取更多经费的政治表演。 柬埔寨应对措施坚决而克制。洪森首相下令边境部队进入最高戒备,但明确要求"不得越境报复"。柬军总参谋部将防空导弹部队前移20公里,同时开放6个跨境通道疏散平民,这种防御性部署获得东盟观察员肯定。 泰国军方解释难以服众。泰方声称打击的是"越境袭击的柬埔寨特种部队",但提供的所谓证据仅是几件丢弃的制服和武器。军事专家指出,这些装备与柬埔寨现役部队制式不符,更像是栽赃嫁祸,这种漏洞百出的说法加剧国际质疑。 东盟调解机制失灵,作为轮值主席国的印尼提议召开紧急外长会,但泰国以"主权问题"为由拒绝。新加坡学者指出,东盟"不干涉内政"原则正在成为解决成员国冲突的制度障碍,若不能有效调停此次危机,其地区影响力将严重受损。 大国博弈暗流涌动。美国对泰军售近期激增,包括向泰国提供精确制导炮弹技术。中国则向柬埔寨交付了新型防空雷达,并在南海举行海军演习,这种阵营分化使局势更加复杂。 国际社会反应不一。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立即停火,法国、德国等欧盟国家发表联合声明支持东盟调解。美国务院表态"关切"却未谴责泰国,俄罗斯则呼吁各方保持克制,这种立场差异反映地缘政治算计。 法律战同步展开。柬埔寨已向海牙国际法院提交新证据,要求裁定泰国违反2011年判决。泰国则反诉柬埔寨在争议区域修建军事工事,这种法律博弈可能持续数年。 难民危机初现端倪。联合国难民署报告显示,已有500多平民逃往边境避难所,若冲突升级可能引发大规模人道灾难。柬埔寨在边境设立临时医疗点,但物资储备仅够维持10天,这种人道危机需要国际社会关注。 这场冲突的最大启示或许是:领土争端没有赢家。正如一位柬埔寨老人的叹息:"政客们争吵一天,老百姓就要受苦一年。"泰柬两国是时候放下历史包袱,用智慧化解争端,为子孙后代创造和平繁荣的未来。 信息来源: 柬埔寨国防部:本次冲突系泰方率先开火 且动用重型武器及战机 2025-07-24 20:46·上观新闻
多大仇,泰国直接动用集束弹,1500个柬埔寨家庭啊7月25日,泰柬边境冲突持续
【13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