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延安缺少物资,陷入困境,主席不禁感慨,延安困难极了。没成想就在这时,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7-25 13:40:45

1942年,延安缺少物资,陷入困境,主席不禁感慨,延安困难极了。没成想就在这时,铁道游击队给延安送来了1万两黄金!

1942年的延安,深陷前所未有的困境。

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掠夺与国民党政府的彻底断援,如同两座大山,压在这座本就物资匮乏的城市之上。

严密的封锁几乎切断了延安与外界的所有联系,物资极度短缺,城市运转濒临瘫痪。

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生活异常困苦。

毛主席曾痛心地描述:“我们曾经落到几乎没衣没纸没菜,甚至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无被盖取暖的地步。”

尽管根据地大力倡导节约,但局面依然严峻。

面对绝境,获取硬通货——黄金,成为维系延安生存、支撑抗战的燃眉之急。

在战乱年代,纸币极易贬值,唯有黄金这种体积小、价值高、几乎永不贬值的硬通货,才能跨越封锁,购买到必需的物资。

毛主席果断决策,指示在山东鲁南视察的刘少奇,设法筹集并运送黄金前往延安。

山东胶东地区,尤其是招远,成为解决难题的关键。

招远素有“金城天府”、“中国金都”美誉,玲珑金矿闻名遐迩。

这片富饶的土地早已被日军觊觎。

日军占领招远后,喊出“宁失招远城,勿失玲珑矿”的口号,在矿区屯驻重兵,修筑碉堡,架设电网,将矿区变成严密的集中营。

为了从虎口中夺回黄金支援党中央,中共胶东区委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重任落在了富有智慧和魄力的苏继光肩上。

他化装潜入金矿区,深入矿工群体,秘密组织力量。

成功团结矿工后,逐步取得了蚕庄金矿的实际控制权。

在敌人眼皮底下消极怠工、破坏生产、将黄金磨成粉末藏在鞋底、头发里带出矿区。

同时,胶东党组织组建武装力量,伏击日军运金车队。

此外,还秘密设立收购站,发动群众汇集零散黄金。

仅在玲珑一带,每周就能秘密收购五六十两黄金。

这些黄金,凝聚着胶东军民对党的忠诚和对抗战的坚定支持。

194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少奇(化名胡服)在完成山东工作指导后,肩负着将筹集到的一万两黄金(约0.5吨)安全运抵延安的重任。

这项任务极其危险。

鲁南铁道游击队临危受命,负责护送刘少奇穿越敌占区,特别是津浦铁路封锁线。

在埠阳会合后,刘少奇与游击队队长刘金山、副队长王志胜等制定了周密计划。

当时主要黄金运输路线“渤海走廊”已被日军破坏,他们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滨海通道”。

穿越津浦铁路是最危险一环。

面对铁路沿线岗楼林立、巡逻频繁的严峻形势,刘少奇沉着冷静,甚至笑着鼓励队员们:“怕什么,他们有枪,我们也有枪。”

行动当晚,王志胜等人提着烧鸡和酒,假意慰问铁路岗楼上的伪军,借机套近乎。

趁伪军放松警惕,王志胜换上伪军服装站岗。

刘金山则带领刘少奇等人伺机穿越铁路。

就在匍匐前进时,一辆日军装甲巡逻车突然驶来,探照灯扫过草丛。

千钧一发之际,化装成伪军的王志胜挺身而出,机智地与日军周旋,成功掩护了刘少奇一行。

他们最终安全越过铁路,抵达微山湖畔的蒋家村。

微山湖地区敌情同样紧张。

日军据点兵力加强,巡逻严密。

为确保安全,刘少奇与游击队员们不得不在微山湖上的小船中隐蔽等待了十余天。

直到与湖西军分区取得联系后,才由微湖大队接力护送。

临别时,刘少奇向并肩作战的游击队员们透露了此行携带的是黄金这一重大秘密,并高度赞扬了他们的英勇无畏。

这些黄金,是胶东军民在日寇铁蹄下,用智慧、勇气甚至生命换来的,它们穿越封锁线,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延安,为支撑持久抗战、保障党中央运转,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经济支撑。

这条隐秘的“黄金生命线”,是胶东军民为民族解放战争作出的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0 阅读:93

猜你喜欢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