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到底啥水平?真是马谡吗?还是让战场来回答吧。 孟良崮战前,作为进攻华野总

白梦评过去 2025-07-25 14:16:55

张灵甫到底啥水平?真是马谡吗?还是让战场来回答吧。 孟良崮战前,作为进攻华野总部坦埠的中锋-整74师师长,张灵甫考虑到敌情不明,多次向上级建议,先以小部队搜索,搞清楚后,再主力跟进,但上级认为华野已无力再战,根本犯不着,没听。 接下来,1947年5月11日,战役打响,整74师居中,与左翼黄百韬整25师齐头北进,李天霞整83师右翼保护,按要求次日,后改为14日拿下坦埠。好家伙,敌情不明,就敢这么制定作战计划,国军统帅部牛。 12日,进攻中,张灵甫发现前有华野大部队,远超上级估计数,为稳妥起见,遂请示只派一旅渡汶河北进,另两旅留在南岸,待机而动,但被驳回。 张灵甫只好依令而行,可右翼李部不见人影,左翼黄部也动作迟缓,尽职尽责的整74师反成突前冒进了。这个很危险,他赶紧向上级反映,但没个卵用。 也就在这时,粟裕敏锐抓住战机,决定集中五个纵队,加一特纵,“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对略显突出的整74师给以毁灭性打击。 13日,孤军深入的张灵甫,越发感到有被包围的危险,他一面收缩部队至汶河沿岸,一面向直接上司汤恩伯做了汇报。 汤也很担心,觉得暂停进攻为好,遂向上级请示,但电话打了一圈,都在推诿扯皮,最后不了了之。 当晚,张灵甫彻夜难眠,本想撤退,又难违军令,结果原地空耗一夜,失去了第一时间突围的机会。 14日晨,张灵甫确定华野在包围自己,遂不再犹豫,决定先斩后奏,南撤后方大本营垛庄一带,依托临蒙公路,待机而动。 部队撤退还是快的,临近午时已到孟良崮西麓,距离垛庄六七公里,正常情况下也就两小时路程。 可就在这时,他们发现前路断了。原来华野1纵独立师1团占其南撤必经之285高地,而3团也取了西边330高地,断其与黄百韬整25师的通道。 咋办?华野4纵与9纵在后追击,并已开始攀登孟良崮北侧山头;西边天马山与覆浮山等,也被华野1纵一网打尽,张灵甫只有两条路可选了,要么继续南下打回垛庄,要么西上孟良崮。 可南边有对手控扼咽喉,且有多少人也不知道,若一时半会打不下来,三面受“敌”呀,那要孟良崮再被占了去,全师就真成瓮中之鳖了。 何况山地作战,抢占制高点,也是军事常识,身经百战的张灵甫自然晓得。再加之前,部队跟华野在孟良崮一带干过一仗,他就是第一时间退到山上,得已自保的,有经验。 就这样,张灵甫上了孟良崮,但也同时派了51旅攻打285与330两个高地,以打通“回家”之路,及尽量靠近黄百韬。讲白了,上山只是权宜之计,最终还是要回垛庄的。 接下来?在华野将士顽强阻击下,51旅直到傍晚5时左右才拿下一半330高地,但全取了285高地,总算把“回家”路给打通了。 可哪曾想,就在这时,上级要求固守孟良崮的命令,也接踵而至。原来老蒋见整74师上了山,便想来个“中心开花”:先把苦寻不着的华野主力给吸引过来,再调集外围国军聚而歼之。 那还说啥呢,老大发话了,遵命行事呗。就这样,张灵甫再也没能下山,直到身死军灭。 对了,从鲁南急奔而来的华野6纵,次日3时左右到达,拂晓才占领垛庄。也就是说,14日当晚,张灵甫有足够时间逃出生天的,可谁让他有这样的老大呢,不认栽咋行。

0 阅读:278

评论列表

wudon

wudon

2
2025-07-25 15:46

就是个马谡

猜你喜欢

白梦评过去

白梦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