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同志是你叫的?”1946年,毛岸英兴冲冲地跑进毛主席的办公室,炫耀自己早上骑了朱德的马,还称呼对方为同志。毛岸英本以为父亲会感到高兴,没想到毛主席脸色一沉。 1928 年井冈山会师后,毛泽东和朱德就成了革命路上最亲密的伙伴。人们常把他俩合称为 “朱毛”,这一叫就叫了二十多年。 在这二十多年里,从红军创建到艰苦的长征,再到抗日战争打鬼子,两人一直并肩作战,配合得特别默契。 朱德打仗厉害,被大家称为 “红军之父”,在党内地位很高,毛泽东打心底里尊敬他,平时都客气地叫他 “朱老总”,还说他是 “人民的光荣” 。 1946年,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在苏联的近十年时间,让毛岸英成长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可毛泽东也敏锐察觉到,儿子身上有了一些变化。 他发现毛岸英着装打扮、言谈举止已经较大程度俄化,喜欢穿在苏联时的服装,总想把自己打扮得与众不同。 日常交流中,毛岸英习惯了苏联直呼别人名字加“同志” 的方式,说话随便,有时也不讲究方式方法,还爱用手势表达个人意见。并且,在苏联的学习生活经历,使得毛岸英对国内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状况了解甚少。 有一天早上,毛岸英骑了朱德的马,心里挺得意,就跑进毛泽东的办公室说这事儿,还说自己叫了朱德 “同志”。 他本来以为父亲会夸他几句,没想到毛泽东脸一下子就沉了下来,严肃地说:“‘朱德同志’是你叫的?” 毛岸英当时就懵了,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 其实毛泽东不是随便发火。朱德是革命老前辈,为国家立了太多功劳,按辈分和贡献,毛岸英作为晚辈,该叫 “朱伯伯” 才对。况且尊重长辈是老传统,革命队伍里也讲究这个。虽然大家提倡平等,但对这些为革命拼过命的前辈,必须心怀敬意。 毛泽东这么说,也是在教毛岸英做人。他是党的领袖,家里人的一言一行都得注意。毛岸英作为他的儿子,更得带头尊重长辈,学好这些规矩。而且毛岸英刚从国外回来,对国内的人情世故还不太懂,毛泽东借这件事批评他,也是让他快点适应国内的生活。 听了父亲的话,毛岸英才明白自己错在哪儿了。从那以后,他就学着尊重老一辈革命家,慢慢适应了延安的生活,踏踏实实地为革命做事。
1973年12月21日,毛主席召开中央军委会议,朱德应邀参加。朱德刚一走进会议室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