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情报头子布达诺夫最近爆出个大消息!
俄罗斯打算进行苏联解体以来最大规模的武器升级,计划投入大约 1.1 万亿美元,这差不多是俄罗斯一年经济总量的一半。
2025 年俄罗斯的军费已经攀升到 1720 亿美元,占 GDP 的 6.3%,也就是说,几乎把全年经济产出的六分之一都用在了军事上,普京还表态要启动海军十年造舰计划,这一项就准备花掉 1009 亿美元。
按照这个速度,凑齐那 1.1 万亿美元,大概也就十年左右的时间。
他们还在忙着恢复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军区,甚至计划组建 500 万预备役部队,这种动作,怎么看都不像是普通的国防建设,更像是在为一场大规模冲突做准备。
俄罗斯这么做,背后肯定有它的考量。
北约这些年一直在向东扩展,不断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乌克兰局势爆发后,俄罗斯和北约的关系更是降到冰点。
北约在俄罗斯周边频繁举行军事演习,部署军事设施,俄罗斯感觉自己的安全受到了严重挑战。
这时候加强军事力量,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应对北约的压力。
他们想先提升自己的实力,让北约不敢轻举妄动,就像先磨着对方,让对方不敢轻易动手,等时机成熟了,要是真打起来,也能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来个一击制胜。
这和围湾湾的做法有点相似,先耗着,等对方松懈了,再突然发力。
还有重建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军区的意义也很重要,这两个军区在冷战时期就存在,主要负责应对来自波罗的海和欧洲东部方向的威胁。
2010 年,俄军撤销了它们,组建了西部军区。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北约不断东扩,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后,俄罗斯的西北边境压力明显增加。
重新设立这两个军区,能让俄军在相关区域的兵力部署更合理,应对威胁更有针对性。
就像在关键位置上重新布下两颗重要棋子,让整个布局更稳固。
组建 500 万预备役部队,也是为了在战争爆发时能够迅速扩充兵力,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俄罗斯花这么多钱,军工企业肯定是赚得不少。
你看乌拉尔车辆厂的坦克产量三年内翻了三倍,无人机数量更是增加了 16 倍,收入一年涨了 40%,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效果。
但这对俄罗斯国内经济来说,也有利有弊。
好处是军工产业能带动一些相关行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但坏处也很明显,大量资金投入到军备中,其他民生领域的投入可能会减少,老百姓的生活可能就会紧一点。
俄罗斯这么大规模地扩充军备,对乌克兰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
原本俄乌冲突还没彻底解决,俄罗斯军力一增强,乌克兰肯定会更加紧张,他们会担心俄罗斯进一步发动大规模进攻。
对北约来说,俄罗斯的举动也让它们不敢掉以轻心。
北约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在东欧地区的军事部署,双方的军事对峙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但俄罗斯也不会怕这些,他们既然敢下这么大决心搞军备升级,肯定是有底气的。
不过,这军备升级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资金就是个大问题,虽然俄罗斯经济有一定基础,但拿出这么一大笔钱,对财政的压力可想而知。
而且,大规模扩充军备可能会引起国内一些人的不满,毕竟这意味着资源分配的调整。
但从俄罗斯的行动来看,他们似乎已经做好了长期准备,不管外界怎么看,怎么施压,他们都要把军备建设推进下去。
就像他们在俄乌冲突中一样,一开始大家可能觉得俄罗斯撑不住,但俄罗斯硬是坚持下来了,这次军备升级,说不定也是抱着这种决心,先默默准备,等一切就绪,让那些对他们有想法的国家知道,俄罗斯不是好惹的,要是真敢来犯,就等着承受他们的猛烈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