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安部突发警报!我们所用的电子设备可能被远程控制,摄像头会被远程开启窃密。 (信源:看看新闻——国安部提示境外产芯片可能窃密 建议重点涉密岗位采用国产芯片) 深夜,床头的智能摄像头毫无征兆地自动转向,镜头旁那盏小绿灯随之亮起。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国家安全部在去年一则警示中揭示的现实: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进口智能设备,可能正是境外势力安插在我们身边的“间谍眼”。 一场看不见的数字攻防战,其实早已在我们身边打响。 威胁核心常是指甲盖大小芯片。通过预设技术后门,休眠设备无需授权可被唤醒成监视器。 如某高校实验室一台德国进口分析仪,关闭数据同步功能后实验参数仍自动上传至境外 IP,拆解发现控制芯片固件藏恶意代码,接特定电磁脉冲会激活数据通道。 部分境外芯片制造商在产品设计初期便植入隐蔽程序,该程序能够绕过常规检测,并在特定条件下激活,将敏感部件的数据传输至境外。此外,黑客也可能通过利用厂商的调试接口、被篡改的开源组件以及网卡驱动中的未公开端口等途径进行入侵。 隐私和数据不知不觉被窃取,受害者难测。如某网红咖啡馆意大利产咖啡机自动上传顾客照片,厂家称“收集产品使用场景”;中学教室摄像头收到境外远程指令转动。 监控广度超乎想象。标榜“私人订制”的智能手表是定位追踪器,境外品牌手环扫描蓝牙设备绘制社交图谱,智能插座异常联网窃取手机 WiFi 握手包,智能空调主控芯片被激活挖矿程序致电费暴涨,笔记本摄像头连接公共 WiFi 可能被远程劫持。 这种失守不仅关乎个人,对企业和国家关键领域威胁更直接。 如某国产新能源汽车进口自动驾驶芯片漏洞被公开,攻击者可强制开启车内麦克风;顶级品牌话筒流出百万级会议录音,日本震旦复印机后门漏洞致企业商业标书泄露,“工厂直销”路由器能篡改支付链接实施金融欺诈。 更深层次的危机正悄然潜伏于国家关键基础设施之中。 某市政务云平台的服务器被非法植入后门,导致三万居民的身份证信息惨遭泄露;医院的CT机图像系统被植入勒索病毒,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此外,境外芯片对重点涉密岗位的国家机密构成了严重威胁。 面对“电子间谍”,“拆掉外国芯片”成为现实选择。银行核心系统换用鲲鹏芯片后异常流量拦截率大幅提升,军工研究所换用统信UOS后黑客攻击尝试锐减,国家电网逐步拆除进口工控设备西门子PLC模块改用“中国芯”,国产替代战略初见成效。 当然,推广国产芯片并非易事,部分用户对其性能和稳定性有疑虑,软硬件生态尚待完善。 但通过加强产业合作、推动生态协同发展,挑战正逐步被克服。在5G与人工智能时代,信息安全即国家安全,支持自主芯片产业是铸造“数字长城”的必然选择。 这场战争需要每个人参与。普通用户即便不懂代码也能自保,如拔掉异常设备电源、用铝箔包裹设备屏蔽信号、给摄像头贴电工胶布等,像中学教师用胶水封死教室摄像头旋转齿轮。 此外,定期更新设备固件、谨慎授予网络权限、加密存储敏感数据是基础数字防护习惯。有经验的企业网管会将打印机等设备划入隔离网段,有人给智能音箱套物理隔音罩,因测试显示某些型号待机时仍在录音。 国家力量与公民参与正形成合力。去年,12339国家安全举报平台收到近万条相关线索。 程序员、家庭主妇、快递员等不同身份的公民,分别通过发现异常提交、陌生语言菜单、可疑通信车辆等,在国家安全事件中发挥作用,这说明每个公民都可成为一道防线。 境外芯片存在后门风险,重点涉密领域需加速向国产技术过渡。对全社会而言,提升信息安全意识、筑牢国家安全防线,是未来立足的基础。面对“数字间谍”,每个人都需做出回应。
中国国安部突发警报!我们所用的电子设备可能被远程控制,摄像头会被远程开启窃密。
韫晓生
2025-07-25 15:15:1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