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人愤怒了。
俄乌谈判俄罗斯代表团团长梅津斯基在第三次谈判后表示,已经把7000多具遗体送回乌克兰,并带回了一些我们这边的遗体。
俄罗斯联邦提议探讨短期停火,以便处理伤亡人员。
俄罗斯还提出再向乌克兰移交3000具遗体。
第三轮谈判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草草结束,整个过程不到一个小时,双方只达成了一项协议:交换战俘。
刚完成各250名战俘的交换,又确定近期再交换至少1200人,优先释放重伤员和被关押超过三年的士兵。
但遗体移交的数量让人震惊——俄方已经归还了7000多具乌军遗体,还要再加3000具,前提是乌方“冷冻设备足够”。
战场上的人命变成了冰冷的数字,停火却陷入僵局。
梅津斯基当场泼了冷水:“领导人会晤是为了签署协议,不是重新讨论细节!”
乌克兰急于让泽连斯基和普京在8月底见面,连特朗普、埃尔多安都打算帮忙牵线,俄方直接拒绝:“在协议没谈妥之前见面?
毫无意义!”
停火条件更是大相径庭:乌方希望全面停火以保护民用设施,俄方只愿意提供24到48小时的临时停火来处理尸体。
梅津斯基说了一句实在话,暴露了分歧:“双方立场差距太大。”
嘴上谈不拢,战场却持续升级。
俄军被曝出“天竺葵”无人机产能翻了9倍,每月能发射超过5300架;乌方则研发了反无人机步枪子弹,还尝试用光纤无人机进行隐蔽打击。
特朗普提出的“50天停火通牒”悬在头顶,二级制裁的威胁也逼近俄能源买家,但谈判桌上连工作小组都没建立起来——俄方建议分军事、政治、人文三组推进,乌方只是含糊地表示“考虑”。
讽刺的是,收尸和换俘成了唯一共识。
当俄方把阵亡士兵遗体当作“善意筹码”,当乌军士兵的遗骸需要看冷冻柜数量才能决定是否接收,这场冲突的残酷本质已经无需多说。
战场上的无人机越来越多,而活人的和解却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