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上,咱俩一起上!”新疆生产建设兵 团,1对双胞胎兄弟,哥哥高考考了606分,弟弟考了624分,谁料,兄弟2人填志愿都不报其他985,就认准这所军校,3个星期后,他们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网友:这叫真正的上阵(考学)亲兄弟! 初三那年,赵慧霖记得很清楚:学校组织参观边疆军营,战士们顶着烈日操练,黝黑的脸膛上闪着光,休息时却把仅有的矿泉水让给学生。“原来真有人把‘奉献’刻进骨头里。” 那天回家的路上,兄弟俩沉默又激动,一颗从军报国的种子,就这样在两个少年心里发了芽。往后的日子里,他们的错题本上除了数理化公式,还抄满了“国防科大招生章程”;晚自习后的操场散步,话题从“函数怎么解”变成“导弹防御系统咋运作”。 高中三年,双胞胎的“较劲”里藏着默契。哥哥赵智霖稳扎稳打,像精密的计时器,把每天的学习时间卡到分钟;弟弟赵慧霖更像冲刺的箭头,课余泡在图书馆啃军事杂志。 碰到难题,哥哥会把步骤拆成“积木”教弟弟,弟弟则用前沿军事案例给哥哥“提神”。模考分数出来,弟弟偶尔领先,哥哥就笑着拍他肩膀:“等着,下次追回来!” 没人知道,深夜里,两个房间的台灯会同时亮到凌晨,因为他们都想成为那个“能和对方并肩走进国防科大”的人。 填志愿时的默契,让父母都吃了一惊。班主任拿着一沓985院校资料找他们,兄弟俩却异口同声:“就报国防科大!” 赵智霖说:“那里能学真本事,以后能保家卫国。” 赵慧霖接话:“而且……还能继续当同学。” 父母望着两个儿子坚定的脸,想起他们初三那年攥在手心的纪念徽章,默默把到嘴边的“再考虑考虑”咽了回去。 7月16日那天,华山中学的老师和社区工作人员捧着红漆木盒赶来时,兄弟俩还在帮爷爷整理菜园。拆开通知书的瞬间,赵智霖的手微微发抖,赵慧霖却突然笑出声,两张录取通知上的“国防科技大学”几个字,让两人无比兴奋。 更让人动容的是傍晚,祖孙三人挤在沙发上:爷爷戴着老花镜,逐字逐句读着录取须知,眼角泛着光;哥哥弟弟捧着通知书,不时凑到爷爷跟前解释“指挥类专业”是啥。 消息传到网上,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 有人点赞“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把个人和国家绑在一起”, 还有人调侃“以后在军校,教官喊‘赵智霖’,会不会有两个声音答应?” 可在小院里,兄弟俩已经开始规划未来:“先好好学本事,以后考研读博,争取给国家造更厉害的装备!” 说这话时,他们又像初三那年一样,不自觉地攥紧了彼此的手。 从初三的约定,到盛夏的录取通知书,这对双胞胎用最朴素的选择告诉我们:青春的答案,从来不止“考高分进名校”。当个人奋斗和家国情怀同频共振,平凡的双胞胎,也能走出最耀眼的人生轨迹。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信息来源: 1、抖音号,二师铁门关融媒 2、中新网
“要上,咱俩一起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对双胞胎兄弟,哥哥高考考了606分,
小张主张
2025-07-26 03:17:34
0
阅读:599
独行
保家卫国,光耀门楣[点赞][点赞][点赞]
用户42xxx70
[赞][赞][赞]
酷酷阿原
现实中很多人不愿意读的,后面可能还要二次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