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梅内伊这次赌对了! 伊以停战后,以色列虽然从美欧手上补充了足够的武器弹药,但他们这次没有选择对伊朗这块“硬骨头”继续发动袭击,而是盯上了叙利亚新政府,这让伊朗得到了宝贵的喘息机会。看来这步险棋,还真被哈梅内伊给蒙对了。 咱先分析下以色列为啥没接着打伊朗。一方面,伊朗的防御能力比想象中强得多。今年 6 月冲突里,以色列虽然炸了伊朗不少防空系统,但伊朗靠着自家军工体系,短短时间就把受损设备修好了,甚至还多生产了备件。 更关键的是,伊朗还在和中国谈购买红旗 9B 导弹的事儿,这要是成了,防空能力能再上一个台阶。虽说以色列有 F-35I 战斗机和先进的电子战手段,但真要硬啃伊朗这块 “铁板”,代价肯定不小。 另一方面,美国的态度也起了关键作用。虽说停火是在美国调解下达成的,但美国其实并不想让冲突无限升级。特朗普政府一边给以色列提供武器,一边又放出风要和伊朗会谈,这就等于给以色列划了道红线 —— 别把事儿闹大了。以色列再厉害,也得顾忌美国的脸色,毕竟真要惹毛了美国,后续的军援说不定就断了。 再看叙利亚这边,以色列又为啥突然下狠手?叙利亚新政府刚上台,内部乱成一锅粥。南部的苏韦达省被德鲁兹民兵控制,大马士革的中央政府根本管不了。以色列早就想把叙利亚南部变成 “非军事区”,扶持自己的代理人。这次叙利亚军队进入苏韦达省,正好给了以色列借口。 7 月 16 日,以色列直接空袭了大马士革的总统府和国防部,这可是半年来头一回直接打击叙利亚新政权的核心目标。以色列这么干,既是为了巩固在叙利亚南部的势力,也是想通过打击叙利亚来削弱伊朗的影响力,毕竟伊朗在叙利亚有不少军事基地和盟友。 还有以色列国内的政治因素。内塔尼亚胡的执政地位本来就不稳,极右翼政党三天两头威胁要退出政府。这时候要是在军事上示弱,等于给对手递刀子。打击叙利亚这种相对 “软” 的目标,既能转移国内矛盾,又能展示强硬姿态,何乐而不为? 反观伊朗,哈梅内伊虽然年事已高,但把国内各派捏得死死的。伊朗革命卫队和民兵 “巴斯基” 牢牢控制着局势,以色列就算炸了几个基地,也动摇不了根本。 这事儿还得放到大国博弈的大背景里看。美国虽然表面上调解伊以冲突,但骨子里还是想削弱伊朗。可美国又不想直接和伊朗开战,所以就默许以色列去折腾叙利亚。俄罗斯这边,虽然是叙利亚的“老大哥”,但俄乌冲突把俄罗斯拖得够呛,根本没精力在叙利亚和以色列硬碰硬。哈梅内伊正是看准了这一点,知道以色列不敢把事儿做绝,才敢在停火后高调宣称 “伊朗胜利”,甚至暂停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 现在回头看,哈梅内伊这步险棋走对了。以色列没接着打伊朗,伊朗不仅保住了核心军事能力,还借着停火的机会恢复了部分经济。德黑兰的机场重新开放,老百姓生活慢慢回归正常。更重要的是,伊朗在地区的影响力没被削弱,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这些盟友还在,“抵抗之弧” 的架子还在! 当然,哈梅内伊也不是完全没风险。以色列这次没打伊朗,不代表以后不会打。美国随时可能变卦,以色列的 F-35I 还在天上飞,伊朗的防空系统就算恢复了,也不敢说万无一失......
佩泽希齐扬有可能下台了,俄罗斯与伊朗在里海进行为期三天的军演,而哈梅内伊的心腹拉
【7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