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事法院第一预审分庭于当地时间7月23日决定,同意菲律宾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的辩护团队提出的请求,暂停对其临时释放请求的裁决。 简单来说,就是法院暂时不决定让不让老杜在审判前回家,先让他的律师们再找点证据或者材料来 “掰扯掰扯”。这事儿看似是个法律程序上的小插曲,背后却藏着菲律宾政坛的腥风血雨,甚至还牵扯到国际司法机构的 “老毛病”。 为啥突然暂停裁决呢?按照 ICC 的说法,是杜特尔特的律师团队提出需要更多时间收集 “关键证据”。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里头水很深。首先,老杜的健康状况一直是个突破口。他被关在海牙监狱后,多次传出糖尿病恶化、癌症复发的消息,律师团队也拿这个当理由申请 “人道主义释放”,甚至连菲律宾参议院都有人提议把他转移到驻荷兰大使馆 “养病”。可 ICC 之前两次都没松口,这次突然松绑,很难不让人联想是不是政治博弈的结果。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 ICC 的管辖权问题。菲律宾早在 2019 年就退出了 ICC,按道理说 ICC 对菲律宾的事儿已经没管辖权了。但 ICC 楞是咬住 “退出前的行为仍受管辖” 这一条不放,这就跟俄罗斯反对 ICC 调查普京一样,被不少国家批评是 “选择性司法”。杜特尔特的律师团队一直拿这点当 “撒手锏”,这次暂停裁决说不定就是在等菲律宾国内司法程序的变化 —— 比如最高法院要是能推翻移交决定,那海牙那边的审判自然就黄了。 国际社会的反应也挺有意思。中国外交部早就表态,强调 ICC 应该 “避免政治化和双重标准”,还特意提到菲律宾作为主权国家有权自主处理内部事务。这可不是随便说说 —— 想想看,ICC 对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罪行视而不见,却盯着菲律宾的禁毒行动不放,这种 “柿子挑软的捏” 的做法,连西方媒体都看不下去。反观美国,虽然表面上没直接插手,但明眼人都知道,马科斯政府突然转向配合 ICC,背后少不了华盛顿的 “指导”。毕竟杜特尔特执政时搞的是 “大国平衡”,既买俄罗斯的军火,又和中国合作基建,这让美国很不爽。 现在这事儿就这么僵着:杜特尔特在海牙的监狱里等着裁决,菲律宾国内亲杜派天天上街抗议,马科斯政府骑虎难下,ICC 则忙着在舆论场上给自己 “洗白”。最惨的还是菲律宾老百姓 —— 原本好好的禁毒成果被当成 “反人类罪”,真正的毒枭还在逍遥法外,这到底是正义的审判,还是政治的操弄?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国际司法机构沦为大国博弈的工具时,真正受伤的永远是那些小国的主权和老百姓的利益。
国际刑事法院第一预审分庭于当地时间7月23日决定,同意菲律宾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
国际深析者
2025-07-26 13:31:26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