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的一天,齐白石已经快90岁了,他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把将25岁的新凤霞

南风意史册 2025-07-26 17:11:51

1952年的一天,齐白石已经快90岁了,他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把将25岁的新凤霞拉进一个房间,指着一个放满钱的立柜:看到了吗,这里全是钱,你随便拿!                          "钱都给你,想拿多少拿多少!"白石老人激动得声音发颤,而站在门口的文化部官员们,手中的茶杯早已惊得掉在了地上...   那时的北京文艺界,正迎来新旧交替的特殊时期。评剧演员新凤霞凭借《刘巧儿》一剧红遍大江南北,她清脆甜美的唱腔和灵动自然的表演,让传统评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齐白石已是公认的画坛泰斗,他笔下的虾蟹虫鱼被视作"国宝",一幅画作就能换一套四合院。   两人的相识源于一次文艺界联谊会。那天,新凤霞穿着一件素雅的蓝布旗袍,发间只簪一朵绒花,在一众浓妆艳抹的演员中显得格外清新。   白石老人原本昏昏欲睡,可当新凤霞开口唱《花为媒》选段时,老人突然睁大了眼睛,手里的拐杖都掉在了地上。   演出结束后,九旬老人执意要人搀扶着去见这位"天仙似的姑娘"。当有人介绍这是"评剧皇后"新凤霞时,白石老人孩子气地摇头:"不对不对,这是从年画里走出来的美人!"逗得在场众人哄堂大笑。   谁也想不到,这次看似平常的会面,竟会催生一段忘年之交的佳话。   自那以后,新凤霞常去跨车胡同看望白石老人。老人总爱拉着她的手不放,说“这手长得真好看,该画画。”"当时文艺界有人非议这段相差六十多岁的友谊,但新凤霞从不避嫌:"我敬重他的艺术,他疼我像疼亲闺女,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确实,白石老人对这个"干女儿"的疼爱超乎寻常。他教新凤霞握笔,手把手带她画梅花;听说她爱吃苦瓜,就让家人每天准备;更常常当着众人面夸赞:"凤霞比我的亲闺女还亲!"而新凤霞也真心实意地照顾这位"干爹",为他唱戏解闷,带时令水果。   最令人动容的,是1952年那个秋日下午发生的事。据新凤霞回忆,那天她照常去看望老人,闲聊中提到剧团要下乡演出需要添置行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白石老人突然精神焕发,拉着她就往内室走,于是有了开篇那戏剧性的一幕。   那个装满钱财的乌木立柜,其实是白石老人的"秘密金库"。在那个一万元能买下北京一座四合院的年代,柜子里至少存放着相当于现在数百万元的现金和贵金属。面对惊呆的新凤霞,老人执拗地重复:"拿啊!随便拿!"   这段忘年交,对两人的艺术创作也产生了奇妙影响。白石老人晚年的仕女画中,隐约可见新凤霞的影子;而新凤霞的表演,也融入了更多写意美感。   齐白石逝世后,新凤霞在灵堂守了三天三夜。她后来转型为作家,在《回忆齐白石先生》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这段情谊:"别人爱他的画,他爱的是我这片真心。"   信息来源: 中国艺术报|齐白石与新凤霞:一段特殊的师徒关系   文|知又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3
南风意史册

南风意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