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弟弟排队买票,结果排队三天都没买到,惊动了车站负责人。 1950年春节

熹然说历史 2025-07-26 23:14:01

毛主席的弟弟排队买票,结果排队三天都没买到,惊动了车站负责人。 1950年春节前夕,两个从韶山来的农民在北京前门车站排了三天队都没买到车票。当车站负责人得知他们是毛主席的亲戚时震惊了——这些年见过太多托关系买票的干部家属,可毛主席的弟弟竟然老老实实排队三天。这个真实故事背后,折射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怎样的政治风貌? 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韶山冲的乡亲们听说毛润之当了国家主席,别提多激动了。一些亲戚和乡亲一拨拨坐火车去北京城,有的要求当干部,有的要求安排工作,有的要求介绍求学读书,都被毛泽东劝了回去。 毛泽东的堂弟毛泽连和表弟李云凤也动了心思,想着去北京看看润之哥哥,顺便能不能在城里找个活儿干。两人都是地道的农民,在韶山冲种了大半辈子地,对外面的世界既好奇又陌生。 到了中南海见到毛泽东,兄弟三人坐下来聊家常,气氛挺融洽的。毛泽东很高兴。破例放下了手上的工作,和他们坐在一起聊天、谈话,真是其乐融融,亲密无间。可一说到要求安排工作的事,毛泽东的脸色就严肃起来了。 毛泽东说:"我当主席,是革命的需要,要替人民办事。过去的皇帝一上台,亲戚朋友跟着沾光,鸡犬升天,亲戚当皇亲,喊国舅皇姑,骑在人民头上耀武扬威。我们是革命者,不能搞打虎亲兄弟那一套,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工农劳苦大众,为人民服务,为大多数人谋福利。" 这番话说得两个弟弟哑口无言,心里虽然有点失落,但也明白了润之哥哥的苦心。毛泽东见状,用自己的稿费给他们买了新衣服和礼品,让他们在北京转了几天,准备送他们回家。 问题来了,当时快过年了,买票人很多,连续三天买不到火车票,警卫人员不得不到车站"安营扎寨",加入长队行列。1950年的北京还没有现在的北京站,主要用的是前门车站。春节前夕,车站里人山人海,售票窗口前排起长龙,队伍从大厅一直排到站前广场。 第一天,警卫员带着毛泽连和李云凤早早来到车站,跟着大家排队。队伍挪动得很慢,好不容易排到快轮到他们了,售票员却贴出了"今日票已售完"的告示。三人只好灰溜溜地回去。 第二天更早地来了,这回排在了前面,可命运跟他们开了个玩笑,又是快轮到时,车票又卖完了。毛泽连有点着急,想着干脆住在候车室里算了,警卫员担心不安全,又把他们带回了中南海。 第三天,换了另一个警卫员武象廷来负责这事儿。天还没亮就带着两人来到车站,这次排队的人相对少些,心想总该能买到票了吧。结果还是老样子,快轮到时又没票了。 武象廷实在忍不住了,跟售票员商量能不能通融一下,就两张票。售票员也很为难,说我们只负责卖票,票数都是上面定的,真的做不了主。 武象廷想了想,决定去找车站负责人。到了办公室,他说明了情况,表示已经连续三天来买票了,希望能帮帮忙。 在中国,皇亲国戚一向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夫贵妻荣,父功子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做官,全家享福。但一代伟人毛泽东却迥然不同,他甘当公仆,告别官国。当车站负责人听说是毛主席的亲戚买票时,表情变得很复杂。他感慨地说,在这里工作这么多年,见过不少干部家属买票,大多数人都是直接托关系找到他,要求安排票。有些级别不高的干部,就因为在中央工作,就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安排车票。 可毛主席的亲戚,竟然老老实实排了三天队,这让他震惊不已。车站负责人当即表态,毛泽连和李云凤回湖南的事他全包了。武象廷要给钱,对方坚决不要,武象廷坚持说这已经是开后门了,不给钱主席知道了会生气的。争执了一番,车站负责人才收下钱,很快安排了两张车票。 武象廷回去后,只是向警卫队长汇报说已经把人送走了,对买票的具体经过只字不提。按理说这事就该这样过去了,可那位车站负责人被深深感动了,在一次朋友聚会中无意间提起了这件事,赞叹毛主席的高风亮节。故事就这样慢慢传开了。 毛泽东得知此事后虽然有些不高兴,但事情已经发生,也没多追究。毛泽东,作为伟大领袖,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了一生,贡献了毕生心血;作为平凡父亲,他具有丰富、真挚的情感,曾动情地说:"我们干革命是造福下一代,而为了革命,又不得不丢下自己的下一代。" 新中国成立之初,很多亲友写信给毛泽东,请求给予帮助。粗略统计,1949年10月至1953年12月底,毛泽东回复相关亲情的信件大约有170封,涉及亲朋故友150余人。毛泽东既坚持原则,又富人情味,用不同方式处理了各种亲情关系。 毛泽连和李云凤回到家乡后,并没因为这次经历感到委屈,反而对毛泽东的做法有了更深理解。每当有人想通过他们找毛泽东办事时,两人都坚决拒绝,还会讲述那次买票的经历。 这个看似平常的买票故事,折射出新中国成立初期领导人的品格。搞特权,是毛泽东历来最深恶痛绝的事,他自己不搞,也不允许身边的人去搞,因为在他眼里"当主席,是革命的需要,要替人民办事。"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当许多人还用旧社会的思维看待新政权时,毛泽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为人民服务"。

0 阅读:32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