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郁达夫和孙荃悄然结婚。洞房花烛夜,郁达夫急不可耐,想要圆房,可孙荃却身患疟疾。好不容易孙荃痊愈了,郁达夫却又不行了。
1920年的夏天,郁达夫和孙荃在老家低调完婚。新婚之夜,本该是两人甜蜜的开始,可孙荃却突然发起了高烧,原来是疟疾找上了门。郁达夫急得团团转,眼巴巴等着圆房却只能干瞪眼。好不容易孙荃熬过病痛,身体刚恢复,郁达夫自己却又倒下了。这对新人的婚姻开局,怎么就这么倒霉? 郁达夫,1896年出生在浙江富阳的一个普通人家。家里原本有点书香气,可他三岁那年,父亲去世,日子一下就紧巴起来。母亲拉扯着几个孩子,硬是供他读书。他从小就聪明,九岁能写诗,1912年考进杭州府中学,跟徐志摩他们混得挺熟。后来,他跑去日本留学,先学医,又改学经济,在东京帝国大学混了几年。受西方文学影响,他写的东西特别有感情,1921年回国后跟郭沫若搞了个“创造社”,出了本《沉沦》,一下就火了。 孙荃,1900年出生在杭州一个有钱人家。她爹是做生意的,家里条件不错。她从小读书识字,挺有才气,尤其喜欢文学,对郁达夫的文章早有耳闻。两家是世交,1917年郁达夫回国探亲,家里人一合计,就给他俩订了亲。孙荃听说对方是自己喜欢的作家,挺高兴。订婚后,她常去郁家帮忙,还跟郁达夫通信,聊聊诗词啥的,感情慢慢就出来了。
1920年7月24日,郁达夫和孙荃在杭州结了婚。婚礼没啥排场,不放鞭炮,不点红烛,就几盏油灯照着,简简单单。郁达夫那时候有点新派思想,不喜欢老一套的热闹,孙荃也支持他。两家亲戚凑一块儿,吃顿饭就算完事。谁也没想到,这么低调的婚礼,后面会闹出那么多事。 婚礼当晚,孙荃就觉得不舒服,发冷又发热,没多久就烧得迷迷糊糊。医生一看,说是疟疾。那年头疟疾挺常见,蚊子咬一口就能中招,治起来就靠奎宁,可效果也不咋地。孙荃烧了好几天,郁达夫只能守着她,端水送药,心里那股新婚的劲儿全被浇灭了。他本来还想着洞房花烛夜,结果啥也干不了,只能干着急。 过了几天,孙荃总算退了烧,身体慢慢好起来。可还没等两人喘口气,郁达夫自己也病了。可能是照顾孙荃时传染了,也可能是别的啥病,反正他也开始发烧,头痛得不行。这下轮到孙荃上阵了,她自己刚好点,就得照顾丈夫。俩人这么一来一回,病床边忙活了半个月,新婚的甜头没尝到,倒先学会了互相扶持。
病好后,他们总算能过上正常日子。郁达夫带着孙荃去了上海,他继续写文章,孙荃管家务。后来他们生了三个孩子,日子看着还行。可郁达夫这人,骨子里有点浪漫过头,喜欢沾花惹草。1927年,他在上海认识了王映霞,长得漂亮又活泼,他一下就动心了。为了追人家,他连孙荃给的戒指都当了,穿着孙荃缝的衣服去献殷勤。1928年,他跟王映霞结了婚,直接把孙荃晾在一边。 孙荃那时候刚生下小儿子,听到这消息,心都凉了。她没闹也没吵,带着三个孩子回了娘家。家里条件不好,她靠做针线活和教书养活孩子。抗战时,日本鬼子打过来,她带着孩子逃难,日子苦得不行。可她硬是咬牙撑着,把仨孩子都送去读书,后来都上了大学。1938年,郁达夫跟王映霞闹翻了,跑回来想复合。孙荃没拒绝,但也不亲近,让他住楼下,自己守着楼上,饭菜照给,就是不让他进房门。 郁达夫后来又走了,1945年在南洋被日本人抓了,据说是给杀了,死得挺惨。孙荃听到这消息,眼泪止不住,可她没垮。她收拾心情,把郁达夫留下的文章整理好,留给后人。她自己一直活到1978年,81岁走的。回过头看,她这辈子吃了不少苦,可硬是靠一股韧劲,把家撑了起来。郁达夫和孙荃的婚姻,说白了就是从包办开始,到风流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