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蒋经国在一次检查身体时,血糖出现异常,同时也有了糖尿病的症状。但是,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7-29 02:37:02

1959年,蒋经国在一次检查身体时,血糖出现异常,同时也有了糖尿病的症状。但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蒋经国在饮食上却是不忌口,这就让他的并发症出现得很早。 蒋经国晚年的健康问题特别严重,原因是他得了糖尿病。 这个病不是偶然得的,是从他母亲毛福梅那里遗传下来的家族病根。 五十多岁时,这病就开始露头了。 作为台湾的最高领导人,他本应享受到最好的医疗资源,私人医生团队天天守着他,血糖按理说该被稳稳控制住。 可事情没朝好方向发展,反而越变越糟。 症结在他自己身上,他好像跟病较上了劲,明明有顶级的医疗条件,却偏偏放任不管。 糖尿病一发作,他就显得对甜食特别痴迷。 冰激凌、各式糕点,还有汉堡,只要看到,他就忍不住要尝几口。 这对一个重度糖尿病患者来说,就像在喝毒药一样危险,可他照吃不误。 医生们花心思劝阻,开出严格禁令,他都当耳边风。 他甚至当面告诉医生:病你们负责治,可吃什么得由我说了算。 这让专家团队束手无策,只能干着急。 血糖升高后,他就靠打胰岛素来压下去。 可一旦降下来,忘了之前的难受,他又会重蹈覆辙,大吃特吃。 结果十年内,血糖就失控到极点。 晚年时,他的血糖指数常常飙到四五百毫克每分升,超过常人好几倍。 但这也没让他乖乖吃那些清淡的健康餐。 高糖的代价先显现到眼睛上。 剧烈波动导致左眼里的新生血管大量破裂,左眼视力彻底没了。 为了保住右眼,医生用了种叫“美国仙丹”的药,这药虽能控制眼部发炎,但副作用是损害肠胃功能,引起严重的便秘。 便秘一发作,他只好用软化大便的药物来处理。 可这类药的常见后果是引发腹泻。 这样一来,问题就缠成了恶性循环:吃不控制,糖尿病恶化。 病恶化又伤眼;用了治眼的药,把肠胃搞坏。 肠胃一坏就用腹泻药,结果反而拉肚子。 更严重的是,长年糖尿病侵蚀了他的肌肉功能,身体感知变得迟钝,连直肠肌肉都失去知觉。 这意味着他常控制不了排泄。 有一次坐车外出,腹泻突然发作,他失禁弄脏了裤子。 狭小车厢里臭味弥漫,司机和随从都心知肚明,但没人敢出声或开窗,都默默忍着到目的地。 拉肚子后身体不适,他又想吃点甜食安慰自己,病情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重。 最终身体一步步垮塌:小腿部分发黑、皮肤干裂脱皮,行走变得异常困难。 加上他原本就胖,轮椅成了日常依靠。 外界还传出谣言说他截了腿,虽不是事实,但反映了他病情的严重程度。 晚年多数时间他都在床上度过。 下班一回家换上睡衣,他就躺下休息,不再处理公事。 看看报纸或电视是常态,有时候甚至什么都不做只躺着。 这并不赖他懒,而是腿痛让他无法长久坐站。 家人和孩子都小心翼翼,生怕吵醒他。 后来,病情加重到每天躺在床上二十多小时,活动十分钟疼痛就加剧。 公开场合他硬撑着维持形象,避免显露病态。 所以每次出场前,工作人员先在休息室放一张床,让他攒点力气再露面。 这种强撑不全为责任,也可能担心外界猜测影响权力稳定。 1986到1987年间,公务最忙时,他身体已到极限。 有时被迫在家休息一天,但基本还是躺床上。 休息完第二天他又硬撑着去办公室,勉强坐两小时腿就剧痛难忍,只好匆匆回家躺下。 回想他早年在行政院院长任上,那是出了名的勤勉,足迹遍及台湾内外岛。 可生命末期他哪也去不了,活动范围缩成寓所那张床。 连剪头发都无法出门,只能请理发师上门服务。 1987年下半年,他身体机能全面衰退。 起初洗脸刮胡子需人帮忙,后来连吃饭都成了难题,一日三餐得有人床前喂食。 去世前约一个月,七海官邸的医官程寿山给他做体检,结果触目惊心:内脏几乎全衰竭,功能完全丧失。 程寿山和荣民总医院高层讨论后一致认为,这情况神仙也救不了。 1988年1月13日这天,正有国民党中常会。 清早起床他就感觉不适,不想吃东西。 机要室主任王家骅劝他在家休息。 他躺下片刻又醒来,断断续续说恶心想吐。 他冲侍卫说全身痛得要命,求人想办法。 当时胃病医生不在,别人只能注射营养液,他短暂舒服后睡去。 中午醒后他再次恶心,副官拿盆盂来,他吐了一回血。 刚躺下又起来,第二次吐出大量鲜血,直接从口鼻喷出。 这次躺下后他再没睁眼。儿子蒋孝勇赶回时,看到抢救场景知道父亲不行了,磕三个头后让医生放弃治疗。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0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