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7月26日报道,陕西西安,一女子开着长城炮柴油车,到某加油站加油,她告诉加油员: 柴油加满,加油员拿起油枪,一口气给她加了56.88升,女子又买了桶尿素,一共花了463.9元,可第二天发现,车子打不着火,故障灯亮了,4S店一测,是加错汽油导致,女子这才知道,加油员给她加的是汽油,需要换发动机,费用50560元,女子找加油站索赔,加油站表示,他们只愿意承担一部分费用,加油站给出的理由,令女子惊呆! (信息来源:封面新闻——柴油车被误加汽油致发动机故障,4S店称更换发动机需5万余元。) 曹女士开着自己的柴油车去加油站,明确告知要加柴油,谁知工作人员却往里灌满了95号汽油。次日车辆故障灯亮起,4S店开出了一张让曹女士心凉半截的维修单:想省钱,清洗油路、更换零件,16430元;想彻底放心,更换发动机,50560元。 曹女士认为这件事本该是加油站全责赔付,可面对曹女士提供的行车记录仪,加油站方面却打起了太极。他们辩称员工曾两次口头确认加95号油,车主没否认,甚至还领了汽油优惠券,因此车主也该分担一部分责任。 一张消费者匆忙中领取的优惠券,竟成了加油站推卸责任的“王牌”,这让曹女士有些难以接受。更让车主进退两难的是,怎么修也成了难题。“清洗”方案治标不治本,;“更换发动机”成本太高,曹女士被这件事搅合的头大。 员工在但凡在加油前多看一眼、多问一句,都可能将这件事规避过去,而且这也算是服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可员工或许是因疲劳或许是因疏忽,最终导致了这场意外的发生。 而事故发生后,消费者还要自己取证,证明自己当时说的就是柴油。加油站抛出“责任共担”的话术,试图用最小的代价了事。这种解决问题的态度,比加错油本身更让消费者寒心。 这件事提醒着加油站内部管理必须升级。建立一套强制性的标准操作流程,比如加油前员工必须与车主指着油箱盖二次确认,形成肌肉记忆。对员工的培训,也不应止于操作,更在于责任心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 当然,消费者也得长个心眼。加油时多句嘴、多看一眼,万一真的发现加错油,切记立刻熄火,千万不要再启动车辆,因为任何行驶都会让损伤加剧。第一时间联系拖车,并保留好所有加油凭证,这是日后维权的关键。 相关部门也应明确责任划分标准和赔付细则,别让消费者和商家在无休止的扯皮中消耗。也要加强对加油站操作规范的日常监督,确保各项防错机制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 曹女士的遭遇给我们所有人敲响了警钟。一个现代化的服务行业,理应通过技术、管理和制度的合力,从被动处理事故转向主动预防风险,根除“加错油”这类低级错误。
[太阳]7月26日报道,陕西西安,一女子开着长城炮柴油车,到某加油站加油,她告诉
韫晓生
2025-07-29 15:18:4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