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飞行员高长吉无视毛主席禁令,直接击落一架闯入我国的敌方侦察机,谁料,这却让空军领导陷入两难境地。毛主席得知之后做出批示:“拘泥于条条框框,怎么能打胜仗?” 1965年3月18日,空18师54大队副大队长高长吉做了一件让整个空军部队都捏把汗的事。 他驾驶着歼6战机,不顾毛主席早先下达的“战机不得出海作战”的禁令,一路追着国民党的RF-101侦察机越过海岸线,硬是在海上把对方揍了下来。 这架被战士们私下叫做“妖中妖”的侦察机,仗着自己1.85马赫的极限速度,几年来在大陆沿海进进出出、耀武扬威,普通高炮打不着、亚音速战机追不上,搞得大家憋了一肚子气。 所以当高长吉真把它击落的消息传回地面时,战友们激动归激动,心却悬了起来,违抗军令可不是小事。 谁也没想到,事情报上去后,毛主席一句“拘泥于条条框框而畏首畏尾,怎么能打胜仗?”直接给整件事定了调——非但无过,反而有功,这个反转背后,藏着战场上的变通智慧,也写满了一名老兵对制空权的死守决心。 高长吉不是愣头青,他敢这么干是有底气的,这位山东汉子打小就在战场上摸爬滚打,12岁当抗日儿童团团长,17岁加入华东野战军,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抗美援朝长津湖血战,一路从地面打到天上。 1952年他被选入空军,第一次坐进驾驶舱就发现自己天生该吃这碗饭,别人抗眩晕训练吐得昏天黑地,他倒跟玩似的。 这次对付RF-101,他憋了整整四年,1961年8月我军曾在福州用高射炮揍下一架,但此后“妖中妖”凭借速度优势再没失手。 直到1964年歼6列装部队,局面才出现转机,虽然歼6极限速度1.35马赫还是跑不过RF-101,但胜在爬升快、动作猛。 高长吉作为第一批改装歼6的尖子飞行员,和战友们反复演练了75次战术图、26次实机对抗,就等一个机会出口恶气。 机会来得猝不及防,3月18日上午9点44分,两架RF-101出现在汕头雷达屏上,坐镇指挥的副师长沈科立刻派高长吉升空埋伏。 地面雷达精准报点,高长吉从万米高空俯冲扑敌,敌机发现后掉头就往海上逃,因为速度的差距,双方距离被拉远,眼看要功亏一篑,一架敌僚机突然减速晃到他前面。 高长吉瞬间咬住对方,敌机吓得左右乱扭,速度反而掉了下来。 就在瞄准的关键时刻,耳机里炸响沈科“禁出海”的警告,海岸线近在眼前,军令和战机在脑子里狠狠撞了一下。 高长吉后来回忆,就那一瞬间他想透了,打,顶多自己上军事法庭,放,往后敌机更敢贴着海线挑衅。 牙一咬,战机呼啸越界,605米处三炮齐射,70多发炮弹把“妖中妖”炸成火球栽进大海。 落地后高长吉很平静,该写检查写检查,该说明情况说明情况,报告最后摊在毛主席桌上,他看完就笑了。 那句“拘泥条条框框打不了胜仗”的批示,既是给高长吉松绑,更是给一线指挥员卸下思想枷锁。 几天后庆功会热热闹闹办起来,高长吉披红戴花,《人民日报》大大方方报道“三一八空战”,更解气的是,国民党再也没敢派RF-101进大陆,歼6能追到海上开火,这条红线他们赌不起了。 三十三年后,高长吉肩上将星闪烁,但比军衔更闪亮的,是他在抉择瞬间展现的军人本色,胜负之间,敢替国家担当。 参考资料:中文期刊,英雄飞行员高长吉:面对来犯敌机 他果断按下发射钮
1965年,飞行员高长吉无视毛主席禁令,直接击落一架闯入我国的敌方侦察机,谁料,
孙明峻说
2025-07-29 18:20:36
0
阅读: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