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已退休的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将军与当时的工程兵文工团女干部李峥成为夫妻

佳佳怡 2025-07-30 10:34:37

80年代初,已退休的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将军与当时的工程兵文工团女干部李峥成为夫妻,两人留下了这张极为珍贵的合影。陈士榘矍铄挺拔,李峥靓丽大方,照片中两人神色怡然,满面春风,可见当时这对夫妻十分恩爱。 说起来,这张照片是在文工团的排练厅门口拍的。那天李峥刚排完舞,额角还带着汗,陈士榘拎着个布袋子站在台阶下等她,袋子里是刚从菜市场抢的新鲜黄瓜——那会儿他退休在家,迷上了研究菜谱,总说“自家种的菜没农药,给小李补补”。摄影师路过看见,笑着喊“将军别动”,快门按下时,李峥正伸手去接那个布袋子,两人眼里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有人背后嘀咕过,说陈士榘比李峥大了快四十岁,这日子能过到一块儿去?可文工团的人都知道,李峥每次提起将军,眼里都闪着光。她总说,第一次见陈士榘是在团里的慰问演出后,老头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坐在后台小马扎上啃馒头,见她过来递了瓶橘子水,开口就说“你们跳得好,比当年打仗时看的皮影戏带劲”。那股子直来直去的坦诚,让见惯了客套的李峥心里一动。 陈士榘的性子是真直。当年打孟良崮,他敢顶着压力建议粟裕调整主攻方向;退休了在家,对李峥也从不说虚的。有回李峥排练崴了脚,他背着人找老中医开了方子,熬药时把厨房弄得全是糊味,最后端给她的药汤黑乎乎的,自己先尝了一口,龇牙咧嘴说“苦是苦,治脚管用”。 李峥笑着喝了,后来才知道,那几天他凌晨三点就去排队挂号,回来还得假装是“顺路碰到的老战友给的方子”。 他们的日子过得像老北京的炸酱面,看着普通,滋味全在细节里。陈士榘爱讲打仗的故事,讲到半夜还精神头十足,李峥就拿个小本子记下来,说“这些得留给后人看”;李峥爱唱苏联民歌,陈士榘听不懂歌词,却总跟着节奏打拍子,说“这调调跟当年在延安听的《国际歌》有点像”。 有次邻居听见他们在家吵架,赶过去一看,原来是为“西红柿炒鸡蛋该先放蛋还是先放西红柿”争得面红耳赤,见人来了,陈士榘先笑了,说“小李说我炒的没她做的香,这得比一比”。 其实陈士榘心里藏着个软处。他前妻早逝,孩子们各自成家,退休后家里总显得空落落的。李峥来了之后,他书房里的台灯亮得越来越晚,桌上的砚台旁多了个粉色的发卡,连养的那只老花猫都敢跳上李峥的膝头打呼噜。有回他跟老战友喝酒,喝多了拍着桌子说“我陈士榘这辈子,打胜仗靠的是敢拼,过日子靠的是真心,小李对我真,我就得对她更真”。 那些说闲话的人后来也闭了嘴。看见李峥陪着陈士榘在大院里散步,老头拄着拐杖,她就慢下来扶着他的胳膊;看见陈士榘坐在台下看李峥演出,腰杆挺得笔直,比谁鼓掌都用力。人们渐渐明白,年龄差从来不是感情的标尺,能把柴米油盐过出暖意,把彼此的孤单凑成圆满,才是最实在的恩爱。 如今再看这张照片,陈士榘的军装袖口磨出了毛边,李峥的布鞋鞋跟有点歪,可那份从眼里淌出来的踏实,比任何精致的摆拍都动人。都说老一辈的感情含蓄,可陈士榘和李峥用日子证明,真正的爱不用喊口号,就是你拎着菜篮子等我下班,我记着你爱听的故事,在岁月里慢慢把“我”过成“我们”。 这样的感情,放在哪个年代都让人动容。它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却在一粥一饭、一言一行里,藏着最朴素的真理——爱不是看条件是否匹配,而是看两颗心是否愿意为彼此弯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44

猜你喜欢

佳佳怡

佳佳怡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