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了心要打垮中国?最大威胁现身!这次不是美国,普京却笑到了最后! 当初普京欢迎中国商品的态度让人印象深刻,市场空了,他敞开怀抱,中国企业来了,大家皆大欢喜。 大家还记得前几年普京张开双臂欢迎中国商品的情景吗?那时候俄罗斯市场因为西方制裁空了一大块,咱们的汽车、家电浩浩荡荡开进去,市场占有率从5%一路飙升到60%以上,连俄罗斯人都开玩笑说“满大街跑的都是中国车”。 可谁能想到,这才几年功夫,俄罗斯市场的门虽然还开着,但里面的规矩全变了,报废税一涨再涨,平行进口车被一点点卡死,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些招儿都是冲着中国汽车来的。 咱们先掰扯掰扯这些政策到底有多狠,就说报废税吧,2023年8月俄罗斯把排量2升以上的汽车报废税涨到了84万卢布(约合人民币7.2万元),2024年10月又一刀切提高70%-85%,像2.0升的车直接涨到306000卢布(约合人民币2.6万元)。 更绝的是,从2025年开始每年还要接着涨10%-20%,一直涨到2030年,这哪里是收税,分明是给中国车脖子上套了根绞索,而且越勒越紧。 再看平行进口,2023年10月俄罗斯突然宣布,奇瑞、吉利等十多个中国品牌不能再走平行进口通道,必须通过官方授权经销商进口,还得重新做OTTS认证,这一套下来,一辆车的成本至少增加15%,价格一涨,消费者自然就犹豫了。 俄罗斯为啥突然变脸?说白了还是保护自家那点产业。 大家都知道,俄罗斯本土的拉达汽车就像个扶不起的阿斗,毛病多、油耗高,早就被市场淘汰了,前几年靠着西方车企撤离留下的空子,拉达勉强保住了市场份额,但中国车一来,直接把它打回原形。 2025年4月的数据显示,拉达市场份额已经跌了32.6%,而哈弗、奇瑞这些中国品牌虽然销量也在下滑,但市场占有率稳稳保持在58%以上。 俄罗斯政府急眼了,又是给拉达补贴110亿卢布(约合人民币9.4亿元),又是搞优惠贷款,甚至把哈弗踢出国家购车补贴名单,摆明了要和中国车死磕。 这些年中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2025年上半年已经达到121.6亿美元,而汽车是逆差的大头,俄罗斯心里清楚,光靠卖石油天然气换中国的工业品,时间长了肯定要吃大亏。 所以他们想通过限制中国车,逼着咱们在俄罗斯建厂、转移技术,就像当年对待大众、丰田那样。 可现在的中国车企早就不是二十年前的水平了,奇瑞、比亚迪在全球都有布局,就算俄罗斯市场不要,也能转到东南亚、南美去。 反倒是俄罗斯,要是真把中国车逼走了,老百姓买车就得花更多钱,到时候怨气冲天,普京的位子恐怕也坐不稳。 这里面还有一层微妙的博弈,大家别忘了,俄罗斯在能源上可离不开中国,他们40%的石油和天然气都卖给咱们,要是真把中国惹急了,咱们大可以转买伊朗、沙特的能源,到时候俄罗斯的经济就得抖三抖。 就像去年冬天,俄罗斯想涨天然气价格,咱们马上和卡塔尔签了270亿立方米的大单,吓得他们赶紧派人来谈判。 在汽车问题上也是一样,普京心里明白,真把中国车赶出俄罗斯,自己的损失更大,所以才会一边提高关税,一边又留个门缝——允许部分中国车通过平行进口进来,只不过成本高了点。 对咱们中国车企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更厉害的是,咱们的新能源车也在悄悄布局,俄罗斯全国充电桩还不到2000个,要是咱们大力推广电动车,俄罗斯的环保承诺可就成了笑话。 而且比亚迪在泰国、奇瑞在巴西的工厂都已经投产,就算俄罗斯市场萎缩,咱们也能把车卖到别的地方去。 俄罗斯对中国车下狠手,表面上是保护本土产业,骨子里是对经济依附的恐惧,但普京心里清楚,完全和中国脱钩是不可能的,所以才会玩这种“又打又拉”的把戏。 咱们中国车企也不是吃素的,本地化生产、开拓新市场、提升技术,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这场博弈的结果,大概率是俄罗斯不得不做出让步,毕竟在能源和市场面前,汽车产业的那点小心思根本不值一提。 咱们就等着看吧,普京这次恐怕要偷鸡不成蚀把米,最后还得乖乖回到谈判桌前。
铁了心要打垮中国?最大威胁现身!这次不是美国,普京却笑到了最后! 当初普京欢
万事浮华
2025-07-30 11:05:02
0
阅读:0